胸中蓄奇为谁吐,闲卧湘西云一坞。
兴来落笔如崩云,五字凭凌气吞楚。
我诗望见倒降旗,攻之何必更鸣鼓。
独对湘山夜色晴,万壑千岩最幽处。
卧要明月听松风,为君哦此文中虎。
此生身世付一戏,安用声名照千古。
知君大用参黄檗,三篾束腰随处住。
何当峰顶结茅庐,要看掀髯呵佛祖。
注释:
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一:
超不群:指作者自号。黄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梅派祖庭,在湖北黄梅县。
胸中蓄奇为谁吐,闲卧湘西云一坞:意思是胸中藏有奇才,不为他人而使用。我在这里安闲地躺着,就像住在湘西的一片树林里。
兴来落笔如崩云,五字凭凌气吞楚:意思是当兴致涌上心头时,就挥毫泼墨,笔下的气势能像天空中的云一样崩散,而且气势磅礴。
我诗望见倒降旗,攻之何必更鸣鼓:意思是我的诗如同看见战场上的倒降旗,进攻它又有什么必要的呢?
独对湘山夜色晴,万壑千岩最幽处:意思是只有面对湘山的夜色和晴空,才能感受到万壑千岩中最幽静的地方。
卧要明月听松风,为君哦此文中虎:意思是要想得到安宁,就要像躺在明月下的松林中,静静地聆听风声,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此生身世付一戏,安用声名照千古:意思是我这一生的身世就像是一场游戏,又何必为了名声和荣耀去照耀千古呢?
知君大用参黄檗,三篾束腰随处住:意思是我知道你有大用,可以参悟禅理,就像那三个竹签一样,你随处都可以修行。
何当峰顶结茅庐,要看掀髯呵佛祖:意思是何时能在山顶上搭建一间茅屋,那时我要在那里看着你,看你如何去呵斥佛祖。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回答了“诗为吾累”的问题,表现了他的诗歌理论主张。
首句“超不群”,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总称。他认为自己虽才华不凡,但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只是潜心创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故自称“超不群”。
颔联写自己创作时的情景:“胸中蓄奇为谁吐?闲卧湘西云一坞。”意思是胸中的奇思妙想,是为谁而抒发的呢?我只是闲适地躺在湘西的山林之中。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创作时心境的悠闲宁静,又表现出自己高洁脱俗的品格。
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兴来落笔如崩云,五字凭凌气吞吴。”意思是当灵感到来的时候,我就挥笔疾书,笔力遒劲有力,犹如天上的云彩一样崩散,气势恢宏。这里的“气吞吴”比喻诗人的创作气势宏大,不可阻挡。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在创作时的激情澎湃,又展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
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法:“我诗望见倒降旗,攻之何必更鸣鼓。”意思是我的诗如同战场上的倒降旗,无需再发动攻击了。这里诗人以“倒降旗”自比,既表现了自己的谦逊,又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展示了他的诗歌创作特点。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创作情景,表达了自己淡泊功名、追求艺术创作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