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云漏微日,诸峰猿晓时。
飞檐寄木杪,晴瓦暗差差。
意行爱仓凉,地坐休顿疲。
哀蝉尚泣露,积水欲生漪。
瘴痾馀睡色,破裓老垂垂。
心事世途误,风神丘壑宜。
高标谁对我,白鸟深自知。
重来应邂后,归去不须期。

注释:

  1. 余所居寺前有南涧涧下浅池,每当走到上面,没有不朗诵柳子厚《南涧诗》的。又恨东坡不和这首诗,于是和超然示之。
    驳云漏微日,诸峰猿晓时。
    飞檐寄木杪,晴瓦暗差差。”
    驳云”指参差不齐的山峰,“漏微日”指天边露出一丝晨光。“诸峰猿晓时”是说清晨山间云雾缭绕,猿猴啼叫的声音此起彼伏。“飞檐”是指寺庙的飞檐,“寄木杪”是指飞檐高悬在树梢之上。“晴瓦”是指晴朗的天空,“暗差差”是说瓦片因阳光照耀而显得斑驳陆离。
  2. 意行爱仓凉,地坐休顿疲。
    哀蝉尚泣露,积水欲生漪。
  3. 瘴痾馀睡色,破裓老垂垂。
    心事世途误,风神丘壑宜。
  4. 高标谁对我,白鸟深自知。
    重来应邂后,归去不须期。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首,诗人通过对南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诗人站在山顶上,俯瞰着整个山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心中充满了感慨。
    第二首,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看到了清晨的山中云雾缭绕,听到了清晨的山中鸟鸣声此起彼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也看到了晴朗天空下的瓦片,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与明亮。
    第三首,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看到了清晨的山林中的哀蝉和积水,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和疲惫。
    第四首,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看到白云飘浮、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自由与无拘无束。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他的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