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郎诗眼发天藏,咄嗟办楼临汝水。
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
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
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
平生肮脏笑伊优,官冷对人言少味。
但余清境得厌饫,天应用此相偿耳。
我当兴发竟相觅,一棹西风健行李。
登临尚能为君赋,要使江山增胜气。

寄题彭思禹水明楼

议郎诗眼发天藏,咄嗟办楼临汝水。

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

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

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

平生肮脏笑伊优,官冷对人言少味。

但余清境得厌饫,天应用此相偿耳。

我当兴发竟相觅,一棹西风健行李。

登临尚能为君赋,要使江山增胜气。

注释:

寄题彭思禹水明楼:写给彭思禹的一首诗,写在其水明楼。彭思禹:不详。水明楼:位于河南省汝阳县西北三十里处的一处楼台建筑。

议郎:官名,指唐代文学家王维曾任此职。诗眼:眼光,眼界。天藏:天象,天空中的云彩。咄嗟:一声令下就立即行动的样子。办:建造、修建之意。

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知道在夜晚的笙歌散去,而月亮从东南方向升起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残夜:即“残更”,即半夜过后。笙歌:指宴会上奏乐的声音,泛指宴饮娱乐之事。

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细密的云层消失殆尽,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微风吹来水面泛起微微的涟漪。纤云:指轻飘的白云。灭尽:全部消散。光:指月光。着:附着。

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突然感到白天如同白昼一样明亮,试着数游鱼的鳞片和尾巴。忽惊:忽然之间感到惊讶。白昼:白天。轩窗:指窗户。

平生肮脏笑伊优:一生以清廉正直为傲,常常嘲笑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伊:你。伊优:即伊尹,古代的一位政治家。

官冷对人言少味:做官的日子过得清贫寂寞,与人交谈时很少谈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因为觉得没有必要。

但余清境得厌饫:但有那清新的境界可以享受。厌饫:饱足。

天应用此相偿耳:上天应该给予这样的待遇作为补偿。相偿:作为补偿的意思。

我当兴发竟相觅:我应该兴发感慨去寻找。兴发:兴起,激动。竞相:互相,相互。

一棹西风健行李:乘着船桨划动西风,健壮地携带行囊出发了。

登临尚能为君赋:登临高处还能为你作赋。尚能:还能够。

要使江山增胜气:要使这江山更加美好。胜气:美好的气势或气氛。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篇用典贴切自然,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诗人晚年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水明楼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