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色身,色身三昧。
如无边春,透尘透海。
使诸众生,道与神会。
知寂灭法,不以身碍。
随欲观者,非小非大。
此银杏壳,纤秾向背。
百福庄严,千花自在。
稽首大慈,如大地载。
如皎空月,无所覆盖。
舍精进幢,如坚刚铠。
太虚殒消,我愿不退。
解析
1. 对现色身,色身三昧
- “对现色身”:面对自己的身体或物质形式。
- “色身三昧”:指通过观察和了解外在的物质形态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 注释:此处强调通过观察身体来达到精神的净化和集中。
2. 如无边春,透尘透海
- “如无边春”:比喻佛法广大无边,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 “透尘透海”:形容佛法能够穿透世间的一切障碍,包括世俗的尘埃和深海的暗流。
- 注释:这里表达的是佛法的广阔无垠,能够超越各种界限。
3. 使诸众生,道与神会
- “使诸众生”:引导或帮助所有众生。
- “道与神会”:指的是佛法中的修行之道和神明相通的神秘体验。
- 注释:表明佛法不仅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上帮助人们找到通向神明的路。
4. 知寂灭法,不以身碍
- “知寂灭法”:了解和认识到寂灭(涅槃)的真理。
- “不以身碍”:意思是不因为个人的肉身而妨碍理解或追求真理。
- 注释:强调了超越肉身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真理或解脱的重要性。
5. 随欲观者,非小非大
- “随欲观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观察事物。
- “非小非大”:既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物,也不是庞大的事物。
- 注释: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佛法是包容性的,既不会忽视小的事物,也不会将复杂的大问题简单化处理。
6. 此银杏壳,纤秾向背
- “此银杏壳”:特指银杏树的果实——银杏果仁。
- “纤秾向背”:纤细与丰满,相互对立。
- 注释:比喻事物的两面性,无论是纤细还是丰满,都是存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 百福庄严,千花自在
- “百福庄严”:象征着许多的幸福和尊严。
- “千花自在”:形容生活中充满了自由和美丽。
- 注释:这里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认为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无处不在。
8. 稽首大慈,如大地载
- “稽首大慈”:恭敬地行礼致敬。
- “大地载”: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
- 注释:这里强调了佛菩萨的伟大和慈悲,他们如同大地般包容和支撑万物。
9. 如皎空月,无所覆盖
- “如皎空月”:就像明亮的月亮一样清澈无暇。
- “无所覆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遮挡或掩盖它的光芒。
- 注释:表达了佛教中的一种清净、光明和超脱的观念。
10. 舍精进幢,如坚刚铠
- “舍精进幢”:舍弃精进和勇猛的行为。
- “如坚刚铠”:就像坚固的盔甲一样。
- 注释:这里的“精进”通常指努力或奋斗,“铠甲”则代表保护和防御。整句话可能在说应该放下争斗和争斗的行为,以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坚韧。
11. 太虚殒消,我愿不退
- “太虚殒消”:宇宙虚空消散。
- “我愿不退”:我的愿望不会改变。
- 注释:这句话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觉悟,即宇宙的无常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个人的愿望和目标却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深度理解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