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院北岩,洼中若庐旅。
倾崖滴石䯝,白日掠仙鼠。
凿佛大小躯,莓苔色黯沮。
置身井谷中,窥天可倚杵。
剔藓辨留题,各自命俦侣。
试观咸淳书,笔纵字尤巨。
白雁虽未来,边烽已先举。
奈何平章贾,志不在疆圉。
贪领狎客游,子弟共容与。
嫉恶性所同,见者费熏煮。
不睹眉山翁,拂石扫鸡距。
爱惜争摩挲,响拓硬黄楮。
洞门石扇开,幽探少桦炬。
虑拔千岁蛟,嶷然不敢语。
山南殷其雷,骤雨没沙渚。
偶坐赞公房,夕阳满平楚。
【注释】
- 石屋:指大仁院北岩下的一个天然石室,俗称石屋。
- 洼中若庐旅:指岩石下的石屋像一间草房。
- 倾崖滴石䯝,白日掠仙鼠:形容石屋周围的山崖陡峭,水流湍急,如同有神仙在捕捉小老鼠一样。
- 凿佛大小躯,莓苔色黯沮:指石屋的墙壁上有许多佛像雕刻,这些佛像已经历经沧桑,颜色黯淡,表面长满了青苔。
- 置身井谷中,窥天可倚杵:形容石屋的位置偏僻,仿佛置身于井谷之中,只能仰望天空。
- 剔藓辨留题,各自命俦侣:指石屋内壁上有许多刻字,这些刻字似乎是古人留下的诗作,各自代表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咸淳书:指南宋时期的《咸淳历》。
- 白雁虽未来,边烽已先举:指虽然白雁尚未到来,但边境上的烽火已经点燃。
- 平章贾,志不在疆圉:指贾似道这个人贪图享受,并不关心国家的疆界和安危。
- 贪领狎客游,子弟共容与:指的是贾似道为了自己的享乐,带领一些亲信宾客四处游玩,他的子女们也在一起玩耍。
- 嫉恶性所同,见者费熏煮:指贾似道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人们看到他就会感到厌恶和愤怒。
- 不睹眉山翁,拂石扫鸡距:形容贾似道没有看到那位隐士(指苏轼)正在拂拭石头,扫除鸡爪印迹,表示他对这位高人不屑一顾。
- 爱惜争摩挲,响拓硬黄楮:意指贾似道珍惜这些文物,用尽全力去保护和修复它们,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 洞门石扇开,幽探少桦炬:形容石室的门被打开,里面昏暗而幽深,只有少数人手持火把进去探查。
- 虑拔千岁蛟,嶷然不敢语:形容石室深处有一只千年蛟龙,它虽然强大无比,但在石屋面前却显得十分谨慎,不敢轻易开口说话。
- 山南殷其雷,骤雨没沙渚:形容山南山下响起雷声,接着就是一场猛烈的暴雨,雨水淹没了沙洲。
- 偶坐赞公房,夕阳满平楚:形容贾似道偶尔坐在书房里,外面是夕阳洒满大地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写石屋的景物抒发感慨,对当时权贵不顾国家安危、只顾自己享乐的丑态进行讽刺。全诗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石屋的景色。首二句“大仁院北岩,洼中若庐旅”点出石室所在之处。“洼中若庐旅”,说明这个石屋就像一座简陋的草房,坐落在山间的洼地当中。接下来两句“倾崖滴石䯝,白日掠仙鼠”,描绘的是石屋里的情景,山崖陡立,流水潺潺,水声如鼓,似乎有小动物在此跳跃捕食。这里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写石室的墙壁。这几句通过描绘石室墙壁上的佛像和青苔,表达了岁月变迁、人事变迁的感觉。“凿佛大小躯”,意味着石室的墙壁上有许多佛像雕刻,这些佛像经历了许多年月仍然栩栩如生。而“莓苔色黯沮”,则表明墙壁上长满了青苔,颜色已经黯淡无光。这两句通过对石室墙壁的描述,传达出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的痕迹。
后四句为第三层,写石室内部。这几句描述了石室内的陈设和文人墨客的活动。“置身井谷中”,“井谷”是指狭小的空间或僻静的地方。“窥天可倚杵”,意味着站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抬头仰望天空。这两句通过描绘石室内部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开阔空间的向往。接下来两句“剔藓辨留题,各自命俦侣”,则是说石室内的壁上有许多刻字,这些刻字可能是古人留下的诗作,各自代表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两句通过对壁字的刻画,传达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和共鸣。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石室的主人。这几句通过描述石室主人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们的嘲讽和批评。“咸淳书”,指南宋咸淳年间的《咸淳历》等书籍。“白雁虽未来”,意味着尽管白雁还没有到来,但边关的烽火已经点燃。这一句通过对比白雁的到来与烽火的出现,暗示了权贵们只顾享乐,不顾边疆安全的现状。接下来的两句“奈何平章贾,志不在疆圉”,则是说贾似道这个人贪图享受,并不关心国家的疆界和安危。这两句进一步揭露了权贵们的贪婪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最后两句“贪领狎客游,子弟共容与”,则是说贾似道为了自己的享乐,带领一些亲信宾客四处游玩,他的子女们也在一起玩耍。这两句通过描绘贾似道的行为,表达了对权贵奢侈生活的讽刺和批评。
这首诗通过对石室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们的嘲讽和批评。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石室墙壁、壁字以及石室主人的行为,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开阔空间的向往以及对权贵们贪婪和不负责任态度的批判。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