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两经过,凉燠感时兴。
番番玉山叟,文史广援证。
思复东斋祠,暇日便眺听。
奠以椒桂浆,辟此鼯鼪径。
谁与能好事,率钱表名姓。
遗文并雕锼,足以播遥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三年两度经过龙洲道人的墓地,感叹岁月变迁,对逝去的文史人物充满怀念和敬意。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诗词解析:
- 初夏重经龙洲道人墓三十二韵(丙子):这句诗表明了诗歌的主题和时间背景。初夏时节,诗人再次经过龙洲道人的墓地。丙子年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年份,具体不详。
- 凉燠感时兴:这句诗描述了季节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感受。凉爽或炎热的季节变化,引起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社会现象的关注。
- 番番玉山叟: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形象,即一位像玉石一样坚毅的老人。番番可能指的是频繁出现,玉山叟则暗示了这位老人具有如玉般坚硬的品质。
- 文史广援证:这句诗表达了对文史资料广泛援用的重视。文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援证意味着在撰写文章时广泛引用历史文献作为支持材料。
- 思复东斋祠,暇日便眺听:这句诗表达了思念故居之情,同时也透露出闲暇时的闲适生活。东斋是作者过去的居所,憩听则是形容在闲暇时刻欣赏自然的声音。
- 奠以椒桂浆,辟此鼯鼪径:这句诗描述了祭祀的情景,以及为纪念故居而特意选择的道路。奠祭是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椒桂则代表了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 谁与能好事,率钱表名姓: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能够志同道合之士的渴望。率钱表名姓意味着通过提供金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姓名。
- 遗文并雕锼,足以播遥夐:这句诗强调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遗文即遗留下来的文献,雕锼则表示精心加工。播遥夐则暗示着这些文献传播之远,深入人心。
赏析: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场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