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头历上方,崖内平侹侹。
其西丛木杪,樵路乃荒迥。
蜿蜒众山伏,崱屴一峰挺。
谁烧阴阳炭,铸出火风鼎。
既绝鹳鹊栖,兼少麋鹿𪊶。
何年运鬼工,于此置屋并。
遥想层云巅,六月亦清冷。
况当密雪零,夙宵断杯酩。
天逼寒棱棱,星压光炯炯。
自非铁头陀,安敢居绝顶。

【译文】

登上石梯,来到山巅之上,崖内平坦而广阔。

在山峰的西边,丛木参天,樵夫行走的道路荒芜而遥隔。

曲折蜿蜒的群山屈曲俯伏,只有那一座山峰高耸挺拔。

是谁在这里烧制出阴阳炭来,熔炼出了火风鼎来?

既无人鸟兽栖息,也少有人烟居住。

不知何年何代,有鬼斧神工,在这里建造了房屋。

遥想那层云之巅,六月里也是清凉如水。

何况那密雪纷飞之际,彻夜饮酒也不觉醉意全无。

天气寒冷逼人,星星闪烁发出寒光。

如果不是铁头陀,谁又敢居此绝顶之巅?

【注释】

  1. 星:指星星。
  2. “其西”句:其西面是丛林树木的顶端。
  3. “崱汏一峰”句:意思是说,那最高的山峰直插霄汉。
  4. “谁烧”二句:是谁在这里烧制出阴阳炭来,熔炼出了火风鼎来?
  5. “既”三句:既无人鸟兽栖息,也少有人烟居住。
  6. “何年”四句:不知何年何代,有鬼斧神工,在这里建造了房屋。
  7. “遥想”二句:遥想那层云之巅,六月里也是清凉如水。
  8. “况当”二句:何况那密雪纷飞之际,彻夜饮酒也不觉醉意全无。
  9. “天”句:天气寒冷逼人。
  10. “非”句:如果不是铁头陀,谁又敢居此绝顶之巅?
    【赏析】
    《望摘星赋》是一首题咏名胜古迹的七言律诗。诗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只见万山环拥,峰回路转,群木参天,一片苍翠;一条崎岖小径通向远方。这里山势险峻,林木葱翠,景色幽雅秀丽。诗人从山上下来,来到一个山岩上刻有“摘星”二字的地方,顿觉眼前一亮,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作过著名的《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于是便吟成此诗。
    首联写诗人登上石级至山顶所见的远景:石梯通往山巅,而山巅则开阔平坦。这是一幅典型的山水远景图,勾勒了庐山的全貌,为下文描写近景作了铺垫。“崖内平侹侹”,点出“平”字。这一句是说,在这高峻的悬崖中,却有一大块平地。诗人用“侹侹”来形容这块平地平坦宽阔,形象生动。
    颔联由近及远写景。“其西”两句,写峭壁上林木的茂密和樵夫小路的遥远。“丛木杪”,“樵路”,都是对峭壁、林木的具体描写。“荒迥”,指道路非常遥远。“荒”,通“遐”,遥远。这一句是说,在山峰的西边,丛木参天,樵夫行走的道路非常遥远。
    颈联写奇峰高耸入云:“蜿蜒众山伏,崱屴一峰挺。”意思是说,在众多弯曲的山峰中间,唯独有那么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崱屴”,是形容山峰的高大挺拔的样子。这一句是说,那些山峰屈曲蜿蜒,低垂俯伏;唯有那座山峰高耸挺拔。这一句是写奇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尾联写山下的村落:“谁烧阴阳炭,铸出火风鼎。”意思是说,是谁在这里烧制出阴阳炭来,熔炼出了火风鼎?这两句是写山下的村落。“阴阳炭”,即煤炭。传说古人认为阴阳之气互相感应而生火,因此以阴阳炭为燃料可以冶炼出各种金属,故又称“火龙子”。诗人在这里借指当地所产的煤炭。这一句是说,是什么人在山下烧制出这样的阴阳炭来,熔炼出了这样神奇的火风鼎呢?这两句是对山下村落的描写,也是对山下村落的想象和推测。
    末联写诗人的联想和感叹:“既绝鹳鹊栖,兼少麋鹿𪊶。”“既绝”两句是说,既然没有人烟,也没有野兽栖息;再加上连麋鹿都很少,就更没有人烟了。这两句是写山中人烟稀少的景象。“𪊶”,同“麂”,是一种小型的野生动物,形似鹿而稍小。这两句是说,既然没有人烟,也没有野兽栖息;再加上连麋鹿都很少,那就更没有人烟了。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山下村落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中人烟稀少的感慨。“何年”两句是说,不知何年何代,有鬼斧神工,在这里建造了房屋。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山中房屋的情况,也是对山中房屋的赞美和感叹。
    尾联写诗人的联想和感叹:“遥想层云巅,六月亦清冷。”意思是说,遥想那层云之巅,六月里也是清冷如水。这一句是诗人遥想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是诗人对山中气候的描绘。这一句是诗人想象中山中气候的情景,同时也是他对于山中环境的赞美和向往。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山中气候的情景,同时也是他对于山中环境的描绘和赞美。
    末联写诗人的联想和感叹:“况当密雪零,夙宵断杯酩。”意思是说,何况那密集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彻夜饮酒也不觉醉意全无。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下雪的景象,也是他对于下雪的感受和体验。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下雪的情景,同时也是他对于下雪的感受和体验。
    尾联写诗人的联想和感叹:“天逼寒棱棱,星压光炯炯。”意思是说,天边逼近寒冷的棱角分明,星光照耀着大地闪烁发光。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天边景象,同时也是他对于星空的描绘和赞叹。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天边景象的情景,同时也是他对于星空的描绘和赞美。
    尾联写诗人的联想和感叹:“自非铁头陀,安敢居绝顶。”意思是说,如果不是铁头陀那样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又怎能敢于居此绝顶之巅?这一句是诗人对自身性格的自评和肯定。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自评和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写和想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