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寻一斗泉,俯睨千花塔。
壮岁不知疲,三日行两匝。
重来筋力倦,十五换僧腊。
已拚百骸困,犹幸半踵纳。
崖倾旋曲蜗,石扁镂文蛤。
雨旸迭晦明,龙虎互乖合。
忽焉松门在,茅屋向斜搭。
短绠汲澄泓,微风吹飒沓。
精庐憺忘归,惜未携酒榼。
向下招游朋,仰视笑不答。
一斗泉(丁卯)
昔寻一斗泉,俯睨千花塔。
壮岁不知疲,三日行两匝。
重来筋力倦,十五换僧腊。
已拚百骸困,犹幸半踵纳。
注释:过去我曾经寻找过一斗泉,俯视着千花塔。在壮年的时候不知道疲惫,三天行走两趟。再次回来时筋力已经疲倦,年龄已经过了十五岁,需要换一次僧腊。我已经忍受了一百个关节的疼痛,但幸好只有半个脚后跟是麻木的。
崖倾旋曲蜗,石扁镂文蛤。
雨旸迭晦明,龙虎互乖合。
忽焉松门在,茅屋向斜搭。
注释:悬崖崩塌,岩石旋转成螺旋形状,像小蜗牛一样。岩石扁平,刻有花纹,就像刻在石头上的蛤蜊一样。天气晴朗就明亮,天阴就昏暗,龙和虎互相争斗。忽然之间松树门出现了,茅草房斜斜地搭在那里。
短绠汲澄泓,微风吹飒沓。
精庐憺忘归,惜未携酒榼。
向下招游朋,仰视笑不答。
注释:用很短的绳子汲水清澈的水潭,微风吹来飒飒作响。我住在一间简陋而精致的茅草屋里,忘记了回家。可惜没有携带酒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居诗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树木、动物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和象征意象,如“崖倾旋曲蜗”、“雨旸迭晦明”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游人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