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几诗狱蒙冤,知苏母能为滂母;
不才亦束刍赴吊,愧徐君之于郭君。
【注释】
吴恭亨: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诗狱:明代嘉靖年间,礼部尚书陆粲因与杨慎(升庵)有文战之嫌而被诬陷为“诗狱”案主犯。蒙冤:受冤屈。苏母:指徐中行,字宗伯,明朝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因诗文得罪而受牵连。滂母:即李氏,东汉名士,汉末大儒,被宦官曹节诬陷为“党人”,被迫自杀。束刍:束着草扎成的草人,表示哀悼之意。吊:吊唁。郭君:指郭英,明末清初文学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吴恭亨及其母的悼唁。吴恭亨曾因诗文得罪而受牵连,作者为他写挽诗。诗中称颂了其母能像汉代李氏那样,为儿子辩护,并表达了自己作为朋友不能赴丧的愧疚之情。
【译文】
有子几遭诗狱蒙冤,知道你母亲能像滂母;
不才也束着草扎成的草人前去吊唁,惭愧于徐君之于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