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几既得暇,问山亦当秋。
秋意方始来,款款而犹犹。
有风必含凉,无峦弗抱幽。
经此凡几曲,乃造岩之陬。
倚岩数间屋,望如绿树头。
穿树拾级登,又如坐虚舟。
耳目之所食,不竭与静谋。
寒拟玉壶冰,彼浆更藉不。

【诗句注释】

敕几既得暇:我终于得到了闲暇的时间。敕,命令。几,通“机”,指机会。得暇,空闲。

问山亦当秋:去山上看看也该是秋天了。问山,登高望远,登山。亦,也。当,应当。秋,秋天。

款款而犹犹:轻轻的飘来又轻轻地飘走。款款,轻缓的样子。犹犹,形容声音轻柔。

有风必含凉,无峦弗抱幽:只要有一点风,就一定带着凉爽的感觉,没有山峰就没有那么深奥幽静的境界。有,存在。含,含有、包含。凉,凉爽。无,没有。峦,山。弗,不。抱,包容。幽,深远、幽静。

经此凡几曲:经过了那么多弯弯曲曲的地方。经,经过。此,这里。凡,泛指很多。几,几处、几个。曲,曲折的地方。

乃造岩之陬:这才到达山岩的尽头。乃,才。造,到达。岩,岩石。陬,角落。

倚岩数间屋:靠在岩石上面有几间房子。倚,靠着。

望如绿树头:远看就像绿色的树尖一样。望,看。如,像。

穿树拾级登:穿过树林爬上石阶上去。穿,穿过。树,树木。拾,攀登。级,石头台阶。

又如坐虚舟:又好像坐在空无一人的小船中。又,再次。坐,坐船。虚舟,空虚的船。

耳目之所食,不竭与静谋:耳和目所能接触到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寻找宁静。耳,耳朵。目,眼睛。所,表示动作的对象。食,享受、接触。不竭,不断、永无止境。与,给、让。静谋,寻求、探索。

寒拟玉壶冰,彼浆更藉不:寒冷时仿佛玉壶中的冰块一样,酒浆更是清冽透明。拟,比喻。玉壶冰,比喻清凉透明的酒浆或雪白的冰块;喻指清澈见底的酒液。彼,它。浆,酒。藉,借。不,不是、非。

赏析:

《食蔗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山观景所见的优美景色,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联两句写自己终于有机会登上山顶赏景的心情。敕几既得暇,问山亦当秋;敕,通“机”,机缘;几,机缘;得暇,空闲。问山,登高望远;当,应当;秋,秋天。

颔联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的美景。方始来,款款而犹犹;方始来,刚刚到来;款款,轻轻飘来;犹犹,形容声音轻柔。有风必含凉,无峦弗抱幽;有风必含凉,只要有风就会带来清凉;无峦弗抱幽,没有山峰就没有那么深奥幽静的境界。

颈联两句写在山中穿行的景象。经此凡几曲,乃造岩之陬;经过那么多弯弯曲曲的地方,才能到达山峰的尽头处;乃,才;造,到达。倚岩数间屋;依偎在岩石上有几间房子;倚,依靠;数,数量;间,间隔。

尾联两句写眺望远方的景象。望如绿树头,穿树拾级登;望着远处如同绿色的树尖一样;又,再次;如,像;绿树头,绿色树梢;穿树,穿过树林;拾级,攀登石阶;登,登上高处;又如坐虚舟;又一次好像坐在虚空的船上。

尾联两句写感受自然之美的体会。耳目之所食,不竭与静谋:耳朵和眼睛所能接触到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寻找宁静。与,给、让;动,行动、行为。寒拟玉壶冰,彼浆更藉不;寒冷时仿佛玉壶中的冰块一样,酒浆更是清冽透明。拟,比喻;彼,它;浆,酒;藉,借;不,不是、非。

整首诗通过描写登山观赏风景的过程及其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