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舟广寒宇,取适非取疾。
沿傍苇岸间,数声飏唧唧。
吁嗟胡为来,触景增萧瑟。
韶芳每迟候,商调斯缩律。
塞外之恒情,山庄讵能尼。
独喜暑意遥,何妨秋信出。

闻蛩

漾舟广寒宇,取适非取疾。

沿傍苇岸间,数声飏唧唧。

吁嗟胡为来,触景增萧瑟。

韶芳每迟候,商调斯缩律。

塞外之恒情,山庄讵能尼。

独喜暑意遥,何妨秋信出。

【注释】漾:摇荡。广寒:指月亮。牍(dú):一种古代的书函。取适:得到乐趣。适:快乐;舒适。楫:桨。楫疾:乘船疾行。数声:多次的叫声。吁嗟:叹息,感叹。胡:何,为什么。为:做。萧瑟:萧条凄凉的样子。“节”,指《楚辞·招隐士》:“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来形容秋天来临的景象。“塞外”两句:塞外的景物是恒常不变的,但山庄里的景色却难以持久。“山庄”,指陶渊明在庐山所建的草堂。杜甫诗中说:“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动晓怀。”“讵(jù),岂”。这一句的意思是“怎么能阻挡住呢?‘独喜’句:独自喜欢暑气渐远,秋天的讯息逐渐传来了。信,讯息、征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当时诗人正被贬谪到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去。诗人在黔州期间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对秋天和秋天消息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诗人泛舟月夜,欣赏着美丽的月光和自然景观。颔联写诗人沿傍芦苇岸边,听到蟋蟀的叫声。颈联写看到秋景之后,诗人感慨万分,感叹时间流逝,岁月如梭。尾联写诗人对塞外的景物感到厌倦,而对山庄里的景色却非常喜欢。全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和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