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界内外湖,外低内水高。
虚榭堤中间,夹镜光相交。
练影漾楣梠,筑声喧砌坳。
如在玉壶冰,奚用垂麟毫。
江城问谢公,何以独称遨。
诗句原文:
堤界内外湖,外低内水高。
虚榭堤中间,夹镜光相交。
练影漾楣梠,筑声喧砌坳。
如在玉壶冰,奚用垂麟毫。
江城问谢公,何以独称遨。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江边的美丽亭子——水心榭。亭子建在堤的分界线上,外湖的水低于堤,内湖的水高于堤。亭子位于堤中间,仿佛将内湖和外湖隔开,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亭子的倒影映照在水中,与周围的水面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亭子的影子轻轻荡漾,落在石墙上,如同一片轻纱。而当风吹过时,石墙发出的声音则如同鼓点的喧哗,增添了一份生机。
想象一下,站在这样的亭子里,仿佛置身于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世界里,四周都是光滑、透明的水面,让人感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这样的美景,怎能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描述呢?
诗人最后向谢灵运提问:为何他可以独自享受这样的游历乐趣?这个问题既体现了诗人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想要寻找一种像谢公一样自在的生活方式,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水心榭》是一首描绘水景之美的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亭子的位置、倒影以及周边的自然风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