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高下叠,其象曰如帽。
时物岂古称,易名从吾好。
僧绍此徜徉,有似披裘钓。
苟知兹所题,延宾合迎扫。
沈约实起予,崔琰或可肖。
夫惟君子德,足贲千秋耀。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六玉冠峰》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玉冠峰的高下层次,以及其如同帽子一般的意象。接下来将逐句进行翻译、注释,并进行赏析:

  1. 诗句翻译
  • “一峰高下叠,其象曰如帽。”:形容玉冠峰的高低错落,就像一顶帽子。
  • “时物岂古称,易名从吾好。”:时代变迁,事物名称也随之改变,但我喜欢这个名字。
  • “僧绍此徜徉,有似披裘钓。”:僧人在这里悠然自得,有点像披着皮衣钓鱼。
  • “苟知兹所题,延宾合迎扫。”:如果有人知道这首诗的意义,我会邀请他们来打扫。
  • “沈约实起予,崔琰或可肖。”:沈约确实激发了我的灵感,崔琰或许可以相媲美。
  • “夫惟君子德,足贲千秋耀。”:只有君子的德行,才能让这种美德流传千年。
  1. 译文
  • 玉冠峰如同一顶帽子,它的高低错落让人联想到帽子的形状。
  • 因为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但我更喜欢现在的名字。
  • 这里的僧人像是一个悠然自得的人,他穿着皮衣,在湖边钓鱼。
  • 如果有人知道这首诗的意义,我会邀请他们来打扫。
  • 沈约确实激发了我的灵感,崔琰或许可以与沈约相比肩。
  • 只有君子的德行,才能让这种美德流传千年。
  1. 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的“玉冠峰”象征着自然之美,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语言优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山峰比作“帽子”,将僧人比作“披裘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
  • 寓意深刻:诗中通过描述玉冠峰的自然之美,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寓意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六玉冠峰》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关于自然、时间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传达了对君子品德的推崇和向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