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丁都护,却匪歌丁旿。
举人思其地,昔曾开东府。
齐浣移漕路,水浅丹阳土。
凿石牛曳舟,李白歌其苦。
长此奚到今,以今可知古。
岂无疏浚方,天工在人补。
轮年大小脩,来往通商贾。
设如青莲言,漕米其安取。
即事识所怀,鸣榔过江浒。
【注释】
我歌丁都护:我歌颂你,你的功德。
却匪歌丁旿:但并不是歌颂你的名字。
举人思其地:举人,指在朝廷做官的人;其地,指你在的地方。
昔曾开东府:以前,你曾在东边治理过政事。
齐浣移漕路:齐浣,唐代名臣,曾任江淮转运使,移漕路就是疏通水道,让船只畅通无阻。
水浅丹阳土:因为水浅,所以泥土容易流失。
凿石牛曳舟:在石头上雕刻出牛的形状,用牛来拖船。
李白歌其苦: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蜀道难》中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句子,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
长此奚到今:这样艰苦的情况,怎么会持续到今天呢?
以今可知古: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古人的情况。
岂无疏浚方:难道没有疏通河道的方法吗?
天工在人补:自然的规律是在人的手中得以体现和利用的。
轮年大小脩:每年都进行修缮。
来往通商贾:往来运输货物的商人很多。
设如青莲言:如果像青莲(李白)所说的那样。
其安取:那么如何能够获得粮食呢?
即事识所怀: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认识自己的处境。
鸣榔过江浒:敲击着船舷,沿着江边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水利工程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运河的艰难与工程的艰辛,并借对古代水利工程的赞美来抒发诗人对于民生水利的关注。
首联“我歌丁都护,却匪歌丁旿”,表达了作者想要歌颂丁都护的功绩,但他并不只是简单地颂扬他的名字,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他的事迹和影响。这种表述方式既表明了诗歌的主题,也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颔联“举人思其地,昔曾开东府”,指出在历史上,丁都护曾是负责治理东部地区的官员,他在那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的“东府”指的是他在东部地区的行政中心。这句诗不仅回顾了历史,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丁都护政绩的认可和赞扬。
颈联“齐浣移漕路,水浅丹阳土”进一步描述了当时的运河情况,即由于水流较浅,导致泥沙流失严重,使得运河附近的土地受到破坏。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切。
作者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描述,表达了对民生水利的重视。“凿石牛曳舟,李白歌其苦”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人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治河工作的场景。这里的“凿石牛曳舟”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使用牛的力量来拉动船只,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而“李白歌其苦”则借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这种艰苦劳作的赞赏和同情。
尾联“长此奚到今,以今可知古”则是诗人对前文的总结,他认为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现在的人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了解过去的做法,从中学习经验。
这首诗通过赞颂古代水利工程的成就,表达了诗人关注民生、关注水利的态度。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珍惜当下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