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之水泠分三,古来志乘为斯谈。
伯刍中泠称第一,又新第一又属南。
水与人乃漠然者,犹各阿好甘其甘。
究之平流讵有异,南北中岂殊同潭。
头陀近试偶因便,德裕远取还嫌贪。
松枝煮茗月初上,翻听谡籁鸣方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古来志乘中看到关于伯刍评价泠泉为第一的记载,并对此表示疑问。他质疑古人为何要因为个人的偏好而认为水有南北之分,认为无论南北,其水都应该是相同的。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试中泠泉 - 尝试品尝或试验泠泉的水。
  2. 一江之水泠分三 - 一江(指长江)的水被分成三个部分,即东、西、南三支。
  3. 古来志乘为斯谈 - 古人的书籍中记载着这一观点。
  4. 伯刍中泠称第一 - 伯刍是古代的一个人物,他在中泠泉(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西南的古称)评价它为第一。
  5. 又新第一又属南 - 又说新的第一又属于南方。
  6. 水与人乃漠然者,犹各阿好甘其甘 - 水与人类对于水的喜好是漠不关心的,就像人们各自喜欢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一样。
  7. 究之平流讵有异,南北中岂殊同潭 - 究究到底,水流到平缓的河流上没有区别,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水都在同一个池塘中。
  8. 头陀近试偶因便 -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头陀”,一个佛教中的修行者。可能是他在某个寺庙附近尝试饮用冷水。
  9. 德裕远取还嫌贪 - 德裕是一个人名,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者亲戚。他远道而来取水,却依然嫌水不够好。
  10. 松枝煮茗月初上,翻听谡籁鸣方酣 - 作者用松枝煮茶,等到月亮升起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松涛声。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对水的评价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水的本质和价值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是古代的伯刍还是现代的人,都应该平等对待每一滴水,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有所偏颇。诗中的比喻和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自然现象背后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