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马盘云磴,石林谡天风。
高处不胜寒,飒景况临冬。
我忽忆万里,官军奏肤功。
勃律虽称臣,坚昆待诛凶。
传跸归山庄,伫览达邮筒。
【注释】
云罩寺:在甘肃天水县西南,因山有云气覆盖而得名。
跋马盘云磴:骑马登上云雾缭绕的石阶。
高:指山之高处。
不胜寒:无法忍受寒冷。
飒:形容风声。
肤功:奏肤功是汉宣帝时设置的一种边境军事机构,负责防御匈奴。
勃律:古国名,今阿富汗北部。
坚昆:古国名,今苏联境内的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
传跸(bi):皇帝出行时,由近侍人员捧着车驾,并鸣钟警众。
庄:指别墅。
伫(zhù)览:久立以远眺。
邮筒:指驿站。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登云罩寺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边防将士的关怀,同时也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深沉,风格沉郁苍凉,意境雄浑壮阔。
起句“跋马盘云磴”,点明登山,又写出山势之险。“盘”字生动地描绘出山势陡峭的特点。
颔联“高处不胜寒,飒景况临冬。”承上句“盘”而来,进一步渲染山高路险的气氛。“寒”字不仅写出了山上的严寒,而且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颈联“我忽忆万里,官军奏肤功。”写诗人登高望远,思念故乡。“忽忆”二字表现出诗人思绪起伏不定的情绪。“官军奏肤功”,即边塞战事告捷,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诗人内心中最为向往的理想境界。
尾联“勃律虽称臣,坚昆待诛凶。”指出虽然边疆民族已经归顺,但还有像坚昆这样的部落还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原。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关注,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边防将士的关心之情,同时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深沉,风格沉郁苍凉,意境雄浑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