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旦登舆才辨山,迎人山色眉宇间。
过辰傍午至西峪,犹隔千岩与万峦。
体大物博固如是,佛宇讵许人轻攀。
由来登峰须造极,中道画者奚足言。
崎岖仄径既历尽,我马素惯了觉闲。
近塔益窄不可马,何妨拾级履孱颜。
徐无绝顶竟足底,朔南形胜一览全。
法华塔喻非我事,祗觉忧民之念饶于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全诗如下:

诘旦登舆才辨山,迎人山色眉宇间。
过辰傍午至西峪,犹隔千岩与万峦。
体大物博固如是,佛宇讵许人轻攀。
由来登峰须造极,中道画者奚足言。
崎岖仄径既历尽,我马素惯了觉闲。
近塔益窄不可马,何妨拾级履孱颜。
徐无绝顶竟足底,朔南形胜一览全。
法华塔喻非我事,祗觉忧民之念饶于前。

注释:

  • 《登定光塔作歌》是一首描绘诗人登高望远,感慨时光流逝,感叹人生无常的诗歌。
  • “诘旦登舆”:早上登上车子,表示清晨。
  • “迎人山色眉宇间”:迎接山中的景色和眉宇间的神态。
  • “过辰傍午至西峪”:过了中午到达西边的山谷。
  • “体大物博固如是”:因为山峰高大、树木繁茂而显得如此。
  • “佛宇讵许人轻攀”:佛寺的楼阁难道可以轻易攀登吗?
  • “由来登峰须造极”:自古以来,攀登最高的山峰需要达到顶峰。
  • “中道画者奚足言”:在半路上的人画家哪里能比得上呢?
  • “崎岖仄径既历尽”:走过崎岖不平的小径,已经经历了一切。
  • “我马素惯了觉闲”:我的马儿习惯了山路,觉得悠闲。
  • “近塔益窄不可马”:接近塔楼的地方越来越狭窄,无法让马行走。
  • “何妨拾级履孱颜”:为什么不走一级阶梯,让我这个虚弱的人也能踏上山顶。
  • “徐无绝顶竟足底”:慢慢地走到山顶,最终到达了脚底。
  • “朔南形胜一览全”:从北向南,所有的风景都一览无遗。
  • “法华塔喻非我事”:法华塔不是我的事情,只是作为一个比喻。
  • “祗觉忧民之念饶于前”:只感到为民众担忧的念头萦绕在心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他攀登定光塔的过程。诗人通过对山峰、林木、佛寺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的关心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