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麦早志慰,颙为望三秋。
豫土本旷衍,苦乏渠与沟。
霪潦率致灾,廑此悉心谋。
大疏横直干,引支入干流。
更幸雨旸时,黍稌均丰收。
方伯入章告,谅非虚词投。
积歉赖少苏,庆惬舒眉头。
复元气不易,莫亟言徵求。
河南巡抚胡宝瑔奏报豫省秋收丰稔诗以志慰
获麦早志慰,颙为望三秋。
豫土本旷衍,苦乏渠与沟。
霪潦率致灾,廑此悉心谋。
大疏横直干,引支入干流。
更幸雨旸时,黍稌均丰收。
方伯入章告,谅非虚词投。
积歉赖少苏,庆惬舒眉头。
复元气不易,莫亟言徵求。
逐句释义:
- 河南巡抚胡宝瑔奏报豫省秋收丰稔诗以志慰藉。
- “河南巡抚” 指的是在河南省的官方官职。”胡宝瑔” 是当时的一个官员名。“奏报”是指提交报告或信息的动作。”豫省” 指的是河南省,简称 “豫”。”秋收丰稔诗” 是指写关于秋季丰收的诗歌。“以志慰藉”表示用诗歌来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安慰之情。
- 获麦早志慰,颙为望三秋。
- “获麦” 指的是获得小麦。”早” 可能意味着收获较早。”志慰” 表示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慰藉和满足感。”颙” 可能代表期望或希望,这里指期待三个秋天的到来。“三秋” 通常指一年中的三个季节,这里可能是指一年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的期盼。
- 豫土本旷衍,苦乏渠与沟。
- “豫土” 指的是河南省的土地。”本旷衍” 表示土地原本辽阔无垠。”苦乏渠与沟” 表示因为缺乏灌溉和排水系统而感到困扰。这句话表达了对农业灌溉系统的需要和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期望。
- 霪潦率致灾,廑此悉心谋。
- “霪潦” 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降雨。”率致灾” 表示由于连续的雨水造成了灾害。”廑” 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只有通过深思熟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悉心谋” 表示仔细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大疏横直干,引支入干流。
- “大疏” 可能是一个大的水利工程。”横直干” 表示大坝或堤坝的结构。”引支入干流” 表示将支流引入主河道中,以改善水流方向或增加灌溉面积。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宏伟景象。
- 更幸雨旸时,黍稌均丰收。
- “更幸” 可能意味着幸运的是。”雨旸” 指的是雨水和阳光,通常用来描述天气状况。”时” 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恰当的时机或条件。”黍稌” 是古代的一种农作物,指黍米。”均丰收” 表示所有农作物都获得了丰收。这句话表达了一个理想的气候条件对农业丰收的重要性。
- 方伯入章告,谅非虚词投。
- “方伯” 指的是地方长官。”入章告” 表示呈递公文进行汇报或请求。”谅非虚词投” 表示所呈递的信息不是空洞的话语,而是有实质性内容。这句话表达了地方长官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的严肃态度。
- 积歉赖少苏,庆惬舒眉头。
- “积歉” 指的是长期的歉收或困难。”赖少苏” 表示情况得到了缓解或好转。”庆惬” 表示庆祝或满意。”舒眉头” 形容人放松了紧锁的眉头。这句话表达了在长期歉收后,农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情愉悦的情景。
- 复元气不易,莫亟言徵求。
- “复元” 可以理解为恢复元气,这里可能是比喻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不易” 表示不容易或困难重重。”莫亟言徵求” 表示不要急于寻求帮助或要求支持。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谨慎的态度,强调在农业发展中要有耐心和恒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河南地区秋收丰稔的景象进行了描绘,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意象,如“获麦早志慰”展现了农民们早早收割小麦后的满意与宽慰,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关注,如“大疏横直干”,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了农田灌溉的效率,增强了农作物的产量。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丰收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发展和农民福祉的关注,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