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从山顶望,清泉俯涧底。
兹来堂中坐,飞瀑乃仰视。
高下何定形,惟人执彼此。
谁能不拘墟,将与谈至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练影堂》。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适从山顶望,清泉俯涧底。
    译文:我刚刚从山顶下来,看到了清澈的泉水流到山谷中。
    注释:“适”是刚刚的意思;“山巅”指山顶;“清泉”即山涧的水; “俯涧底”指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赏析: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站在山巅,向下望去,清澈的泉水正从山涧中流淌下来。这种景色让人感到宁静而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2. 兹来堂中坐,飞瀑乃仰视。
    译文:我现在来到这练影堂中坐下,抬头看到了瀑布。
    注释:“兹”这里;“兹来”指来到这里;“堂中坐”指在练影堂里坐下; “飞瀑”指瀑布;“乃”表示于是; “仰视”指的是向上看。
    赏析: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坐在练影堂中,看到的瀑布景象。这里的“兹”可能是指这个地方或者这个地方的主人。诗人在这里欣赏着瀑布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 高下何定形,惟人执彼此。
    译文:高山流水的形状各不相同,只有人心有各自的看法。
    注释:“高下”指的是形状、高度不同;“何定形”意为形状各不相同;“惟”是只有的意思;“人执彼此”指的是人的观点和看法不同。
    赏析: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他认为,高山流水虽然各有千秋,但是人类却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它们,这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练影堂中的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