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都尔伯特,始终守臣节。
所以至今存,耕牧安职殖。
其廿一宰桑,非诛即病殁。
不善降百殃,此理愈昭晰。
谓祸乃成福,致得每于失。
幸以免众议,孰非鸿佑锡。
设使司事者,惟明更勇决。
万全尽美善,讵有小差跌。
都大承平久,军旅谁经历。
益因警宴安,求全肯过刻。
先是花门类,杂种曰回鹘。
久属准噶尔,供役纳秷秸。
羁縻其和卓,笼络其臣妾。
我师定伊犁,乃得释缧绁。
我将纵之归,抚众许朝谒。
肉骨生死恩,感应久不辍。
报德乃以怨,转面凶谋黠。
我将所遣使,百人遇害剧。
是皆奉上命,守义遭臬兀。
苟不报其雠,何以励忠赤。
厄鲁今荡平,回部馀波蕞。
徒以守坚城,未可一时拔。
贾勇诚昜登,伤众非所悦。
中夜披军书,万里遥筹策。
穷荒信安用,弦上矢难遏。
志因继两朝,变岂防一切。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杨鹤的作品,内容主要描述了他在平定新疆的战争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及其感悟。
译文:
西师
余都尔伯特,始终守臣节。
所以至今存,耕牧安职殖。
其廿一宰桑,非诛即病殁。
不善降百殃,此理愈昭晰。
谓祸乃成福,致得每于失。
幸以免众议,孰非鸿佑锡。
设使司事者,惟明更勇决。
万全尽美善,讵有小差跌。
都大承平久,军旅谁经历。
益因警宴安,求全肯过刻。
先是花门类,杂种曰回鹘。
久属准噶尔,供役纳秷秸。
羁縻其和卓,笼络其臣妾。
我师定伊犁,乃得释缧绁。
我将纵之归,抚众许朝谒。
肉骨生死恩,感应久不辍。
报德乃以怨,转面凶谋黠。
我将所遣使,百人遇害剧。
是皆奉上命,守义遭臬兀。
苟不报其雠,何以励忠赤。
厄鲁今荡平,回部馀波蕞。
徒以守坚城,未可一时拔。
贾勇诚昜登,伤众非所悦。
中夜披军书,万里遥筹策。
穷荒信安用,弦上矢难遏。
志因继两朝,变岂防一切。
注释:
- 西师:指的是对西方(可能指俄国)的战争。
- 余都尔伯特,始终守臣节:余都尔伯特是明朝末年的边疆将领,他的忠诚体现了守臣的节操。
- 所以至今存,耕牧安职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 其廿一宰桑,非诛即病殁:这里的“宰桑”可能指的是某个官员或将领,他的死可能是因为疾病,也可能是因为被敌人杀害。
- 不善降百殃,此理愈昭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战争会带来很多灾难,但这种认识越明确就越能看清事实。
- 谓祸乃成福,致得每于失: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虽然战争会带来损失,但如果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就可能变成一种福气。
- 幸以免众议,孰非鸿佑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能够避免战争的原因是因为得到了皇恩浩荡的庇护。
- 设使司事者,惟明更勇决: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如果负责军事的人更加勇敢果断的话,就能更好地应对战争。
- 万全尽美善,讵有小差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完美军事指挥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完美的军事计划才能取得成功。
- 都大承平久,军旅谁经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长期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士兵带来的痛苦。
- 益因警宴安,求全肯过刻: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通过宴会来安抚士兵的情绪,是一种过度的行为。
- 先是花门类,杂种曰回鹘:这里提到的花门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族群的名字,回鹘则是古代的一个民族。
- 久属准噶尔,供役纳秷秸: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回鹘人在过去为清朝提供劳动力的历史。
- 羁縻其和卓,笼络其臣妾: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清朝如何通过政策和手段来笼络和管理回鹘人。
- 我师定伊犁,乃得释缧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军队取得胜利的自豪感。
- 我将纵之归,抚众许朝谒: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自己释放了俘虏之后,如何安抚民众并让他们可以自由出入。
- 肉骨生死恩,感应久不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死去士兵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们牺牲精神的感激之情。
- 报德乃以怨,转面凶谋黠: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复杂的心态,既有感激也有愤怒,还有狡猾的一面。
- 我将所遣使,百人遇害剧: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派遣出去的使者遭遇了严重的危险。
- 此皆奉上命,守义遭臬兀: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遵守职责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危险也要坚守岗位。
- 苟不报其雠,何以励忠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勇气的赞美。
- 厄鲁今荡平,回部馀波蕞: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平静景象。
- 徒以守坚城,未可一时拔: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防守坚固的城池不能轻易攻取的观点。
- 贾勇诚昜登,伤众非所悦: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领导者的勇猛和士兵们的情感反应。
- 中夜披军书,万里遥筹策: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深夜阅读军书、为战事筹谋的场景。
- 穷荒信安用,弦上矢难遏:这句话表达了在荒凉地区使用弓箭等武器的局限性和困难。
- 志因继两朝,变岂防一切: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历史变迁的必然性以及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