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秋之月,沴气行江南。
浊黄潦日增,清淮涨复添。
清口不能畅,五坝尾闾渰。
而何胶柱者,前议持愈严。
天然坝弗启,为虑下河渐。
究之乃大溃,匪爱■倍兼。
高宝危城郭,兴盐坏闾阎。
上下两俱败,何有脩防谙。
其时河复决,夺溜浑波淹。
不亟事堵筑,将虑洪泽占。
岌岌数丈堰,水连堰面涵。
亿万淮扬民,殆哉奚忍谈。
立命重臣往,分任各勉担。
茭楗莫惜费,齐郑助料佥。
其冬乃合龙,同日达奏函。
善后慎在兹,渗漏可视凡。
培高斲山骨,取固灌米泔。
因工赈灾馀,庶民来畚杴。
阅岁绩乃奏,缓急庶可谌。
崇墉兹临视,咨度停巡骖。
终无永逸策,忸怩惟益惭。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

阅高堰工有作(癸酉秋之月,沴气行江南。浊黄潦日增,清淮涨复添。清口不能畅,五坝尾闾渰。而何胶柱者,前议持愈严。天然坝弗启,为虑下河渐。究之乃大溃,匪爱■倍兼。高宝危城郭,兴盐坏闾阎。上下两俱败,何有脩防谙。其时河复决,夺溜浑波淹。不亟事堵筑,将虑洪泽占。岌岌数丈堰,水连堰面涵。亿万淮扬民,殆哉奚忍谈。立命重臣往,分任各勉担。茭楗莫惜费,齐郑助料佥。其冬乃合龙,同日达奏函。善后慎在兹,渗漏可视凡。培高斲山骨,取固灌米泔。因工赈灾馀,庶民来畚杴。阅岁绩乃奏,缓急庶可谌。崇墉兹临视,咨度停巡骖。终无永逸策,忸怩惟益惭):

这首诗由七节组成,每节都有一句或两句的诗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最后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节

  • 诗句:癸酉秋之月,沴气行江南。
  • 译文:在癸酉年秋天,江南地区被恶气所影响。
  • 注释:癸酉年是1933年,秋天意味着农历的九月或十月。这里的“沴气”指的是不利的天气现象。江南通常指的是今天的上海和浙江等地,这里特指这一地区。
  • 赏析:这描述了当年秋天江南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暗示了接下来几年内该地区的灾害频发。

第二节

  • 诗句:浊黄潦日增,清淮涨复添。
  • 译文:浑浊的洪水日益增多,清澈的淮河水位再次上升。
  • 注释:浊黄是指泥沙混浊的水,反映了洪水对土地的破坏。潦是雨水积聚形成的积水。日增表示每天都在增加,复添说明水位还在继续上升。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当地洪水泛滥问题的担忧。

第三节

  • 诗句:清口不能畅,五坝尾闾渰。
  • 译文:清口无法畅通,五个大坝的尾部都被淹没。
  • 注释:清口是指河流中的一个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水闸或者河流入口的地方。尾闾是指河流流入大海的部分,这里指的是河流的尾部。
  • 赏析:这描述了当时水利设施的状况,以及由于洪水的影响导致的交通和安全问题。

第四节

  • 诗句:而何胶柱者,前议持愈严。
  • 译文:但为何还要坚持原来的计划呢?之前的提议变得更加严格。
  • 注释:胶柱者指的是固执地固守某种观点或方法的人。前议指的是之前的建议或决定。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保守派人士坚持旧有做法的不满和批评。

第五节

  • 诗句:天然坝弗启,为虑下河渐。
  • 译文:天然堤坝没有开启,担心下游河段会逐渐变深。
  • 注释:天然坝是指在河流中自然形成的一种防洪设施,如土堤、石坝等。为虑下河渐表示担心下游河段会继续变深。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河流水位上涨的担忧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第六节

  • 诗句:究之乃大溃,匪爱■倍兼。
  • 译文:经过研究最终发生大规模溃堤,不是单纯因为爱财。
  • 注释:究之乃大溃表示经过研究和分析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溃堤。匪爱■倍兼指的是不是因为贪财导致的问题。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贪财导致灾难的看法和警示。

第七节

  • 诗句:高宝危城郭,兴盐坏闾阎。
  • 译文:高宝县的城墙和房屋被毁坏,兴盐业也导致了民居的损坏。
  • 注释:高宝是指现在的江苏省高邮市一带,危城郭指的是城墙受损严重的城市。兴盐业在这里指的是以盐业为主的经济产业。闾阎是指普通的居民区或村庄。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的关注。

第八节

  • 诗句:上下两俱败,何有脩防谙。
  • 译文:上下两方面都遭遇了失败,哪里还有什么修补防备的能力。
  • 注释:上下两俱败表示无论是上层决策层还是基层执行层都遭受了失败。何有脩防谙表示哪里还有能力进行修补和防备。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怀疑和失望。

第九节

  • 诗句:其时河复决,夺溜浑波淹。
  • 译文:那时黄河再次泛滥,冲走了大量泥沙形成了巨大的波浪。
  • 注释:其时指的是当时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河复决表示黄河又发生了决堤事件。夺溜浑波淹指的是大量的泥沙被冲走形成了巨大的波浪,淹没了农田和房屋。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黄河泛滥造成的严重灾害的描述。

第十节

  • 诗句:不亟事堵筑,将虑洪泽占。
  • 译文:如果不迅速进行堵塞修筑,将会担心洪泽湖水溢出。
  • 注释:不亟事堵筑表示不急于进行堵塞工作。将虑洪泽占表示担心洪泽湖可能会溢出。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防洪工作紧迫性的强调。

第十一节

  • 诗句:岌岌数丈堰,水连堰面涵。
  • 译文:几近倒塌的数丈高的堤坝,水从上面涌出。
  • 注释:岌岌数丈堰表示濒临倒塌的堤坝。水连堰面涵指的是水流从堤坝顶部涌出。
  • 赏析:这描绘了当时堤坝险情严重的情景。

第十二节

  • 诗句:亿万淮扬民,殆哉奚忍谈。
  • 译文:亿万淮扬民众面临危险,我们怎么能忍心谈论此事。
  • 注释:亿万淮扬民指的是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一带的广大民众。殆哉奚忍谈表示面对这样严重的灾难,我们怎么能忍心谈论?
  • 赏析:这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同情和关切。

第十三节

  • 诗句:立命重臣往,分任各勉担。
  • 译文:立即派遣大臣前往处理,各部门负责人员要尽力承担责任。
  • 注释:立命重臣往表示紧急派遣有重要地位的官员前往解决问题。分任各勉担表示各部门负责人要尽全力完成任务。
  • 赏析:这反映了政府对于危机处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十四节

  • 诗句:茭楗莫惜费,齐郑助料佥。
  • 译文:不惜花费人力物力,齐、郑两地协助完成工程。
  • 注释:茭楗莫惜费表示为了完成工程可以不惜花费人力物力。齐郑助料佥表示齐州和郑州两地的人员共同协助完成这项工程。
  • 赏析: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风貌。

第十五节

  • 诗句:其冬乃合龙,同日达奏函。
  • 译文:冬季完成了大坝合龙,当天就上报了工程进展的报告。
  • 注释:其冬乃合龙表示冬季完成了大坝的合龙工作。同日达奏函表示当天就向上级汇报了工程进展的情况。
  • 赏析:这反映了工程进度的快速推进和及时汇报的重要性。

第十六节

  • 诗句:善后慎在兹,渗漏可视凡。
  • 译文:善后的事宜一定要谨慎对待,渗漏问题可以通过常规检查发现并修复。
  • 注释:善后慎在兹表示善后工作需要谨慎对待,渗漏问题是可以通过常规检查发现的。
  • 赏析:这提醒人们在处理完重大事件之后,还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小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它们扩大。

第十七节

  • 诗句:培高斲山骨,取固灌米泔。
  • 译文:加固高大的山体,用米泔水作为灌注材料。
  • 注释:培高斲山骨表示加固高大的山体以防崩塌。取固灌米泔表示使用米泔水作为加固材料。
  • 赏析: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工程建设的智慧和努力。

第十八节

  • 诗句:因工赈灾馀,庶民来畚杴。
  • 译文: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救助受灾民众,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