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以来便有此,秀拔江南鲜伦比。
六朝近始著称物,持以名之岂其理。
彭泽不折五斗腰,科头散发常逍遥。
假使贲然白驹赋,夏收殷冔或可招。
回峦沓嶂叠崚增,我欲易名难揣称。
诗赓老沈得奇句,神传机辏真绝胜。
僧绍有知应默肯,崔琰何人敢尔能。

【注释】玉冠峰:在安徽泾县,是皖南的一座名山。

宇宙以来便有此: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有。

秀拔江南鲜伦比:秀丽挺拔,超过江南所有的山峰。

六朝近始著称物:指南朝时,此山才闻名。

持以名之岂其理:用它来命名,难道是有道理的吗?

彭泽不折五斗腰:陶渊明曾作《咏荆轲》诗:“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矜持五饵进,将奋一击中。何为剑术疏,忽于市门空。”五斗腰,指饭食不足,比喻清贫。

科头散发常逍遥:形容陶渊明的洒脱生活。

假使贲然白驹赋:假设有位诗人写一首题为《白驹赋》的诗。

夏收殷冔或可招:意思是说,即使能写一首诗,也难与当年曹操的《薤露行》相比。

回峦叠嶂:回环曲折的山峰。这里形容山势高峻。

我欲易名难揣称:我想给它改名很难下笔,因为它的特点难以捉摸。

诗赓老沈得奇句:指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长诗中有“玉冠峰”三字。

神传机辏真绝胜:真是无与伦比的好诗。机,指机巧;辏,凑集。这里指巧妙的安排。

僧绍有知应默肯:如果僧绍知道了,他一定会赞同。

崔琰何人敢尔能:崔琰是谁呢?他怎敢如此妄加评论呢?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米芾,他在宣和七年(1125年)任江宁府教授时写了这首《玉冠峰记》。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室南迁,而作者却能以山水为题材,写下了这么一篇游记散文,表现了一种超脱的胸怀和旷达的情怀。

诗一开篇即点出玉冠峰自宇宙以来就有,并且一直秀拔于江南群岳之上,这既显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玉冠峰的高度赞美之情。

二句承上启下,指出玉冠峰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其自然之美,更因为南朝时才有人发现并开始加以命名。“持以名之岂其理”,则是说仅凭玉冠峰之名来说明它为何秀美,恐怕是没有什么道理的。言外之意是说玉冠峰的美,并非只靠名字就能表达出来的。

三、四两句则转入对陶渊明的描绘。作者说,尽管陶渊明一生清贫如洗,但他依然能保持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像彭泽县令一样,不为五斗米的俸禄所动摇,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陶渊明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陶渊明那种潇洒自如、不受世俗拘束的风度的一种生动描绘。最后两句更是把这种潇洒从容的生活境界推向了极致。作者设想如果能有诗人写首《白驹赋》,以歌颂这位“夏收殷冔”的陶渊明先生,那该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然而,即便有这样的诗人,恐怕也只能黯然失色,难以望其项背。

整首诗通过对玉冠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那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巧妙地展示了玉冠峰的自然之美和陶渊明的高洁人格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写法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