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一泓峰顶泌,旱暵不竭潦不溢。
岂许凡鳞个里藏,时有卿云波上霱。
南齐隐者枕漱日,那见红亭崖侧出。
为幸否乎泉自知,俯清聊尔怡神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内容如下:

天池一泓峰顶泌,旱暵不竭涝不溢。
岂许凡鳞个里藏,时有卿云波上霱。
南齐隐者枕漱日,那见红亭崖侧出。
为幸否乎泉自知,俯清聊尔怡神谧。

注释与赏析

  1. 天池一泓峰顶泌 - 描述了天池的形态和位置,”天池”指的是位于山顶的湖泊,”一泓”意味着清澈的湖水,”峰顶泌”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高处涌出的情景。

  2. 旱暵不竭涝不溢 - “旱暵”即干旱,这里形容天气干燥,没有雨水,而”涝不溢”则说明即便有积水也不会轻易溢出,反映出天池水源充足,不易干涸。

  3. 岂许凡鳞个里藏 - 这里的“鳞”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个里藏”表示它们在天池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尊重。

  4. 时有卿云波上霱 - “卿云”是一种祥瑞的云彩,古人认为它预示着吉祥,此处指偶尔出现的美丽的云彩。”波上霱”则是形容云彩在水面上的美景。

  5. 南齐隐者枕漱日 - 引用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故事,他在南山之下隐居,常常在清晨沐浴在日光下,这里的“枕漱”形容陶渊明在早晨沐浴的习惯。

  6. 那见红亭崖侧出 - 红亭通常是指红色的亭子或亭台楼阁,”崖侧出”暗示着这些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之中。

  7. 为幸否乎泉自知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感慨,是否能够幸运地享受到如此美好的泉水,这需要天池的自然条件来决定。

  8. 俯清聊尔怡神谧 -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欣赏,”俯清”指的是低头看清澈的水,”聊尔”意思是这样而已。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内心的平和。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池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