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最高峰,巉岩拾级上。
药草堪摄生,含芳袭人赏。
北睇见大江,颢气涵漫漭。
吾怀与之如,廓然坦荡荡。
忽忆东坡翁,赤壁曾独往。
俯冯夷幽宫,长啸发逸响。
其气盖古今,其景融机象。
斯游可同乎,吾惟企遐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它描绘了游摄山栖霞寺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让我们来看第一句“昂首最高峰,巉岩拾级上”。这句诗通过描述攀登高峰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高度赞赏。这里的“昂首”意味着抬头仰望,象征着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而“最高峰”则强调了山峰之高耸入云。接着,“巉岩拾级上”则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是第二句“药草堪摄生,含芳袭人赏”。这句诗以药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摄生”意指调养身心,追求健康长寿;而“含芳袭人赏”则形象地描绘了药草散发出的芬芳气息,令人陶醉其中。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感悟。

第三句“北睇见大江,颢气涵漫漭”。这句诗继续描绘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景象。这里的“北睇”指的是面向北方远望;而“看大江”则暗示着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江河之广阔;“颢气涵漫漭”则形容了江面浩渺、水气蒸腾的景象。整句话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景观的惊叹与赞美。

第四句“吾怀与之如,廓然坦荡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宁静。这里的“吾怀与之如”意味着诗人将内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廓然坦荡荡”则形容了心境开阔无垠、轻松自如的状态。整句话传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所展现出的平和与从容。

第五句“忽忆东坡翁,赤壁曾独往”。这句诗回忆了苏轼(东坡)在赤壁题咏的历史故事。苏轼曾在赤壁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自己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里引用苏轼的故事,意在表达诗人对历史名人的崇敬之情以及与古人相知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传承的认同与尊重。

第六句“俯冯夷幽宫,长啸发逸响”。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俯瞰深幽宫阙时的情态。这里的“俯”表示俯身观看;而“冯夷幽宫”则暗示了深邃神秘、不可企及的场所。诗人在这里长啸,发出了自由奔放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解放与畅快。

最后两句“其气盖古今,其景融机象。”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然景观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深远意义。这里的“其气盖古今”意味着自然的气势贯穿古今;而“其景融机象”则形容了自然景观中的机缘巧合和变化万千。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之心。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析与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