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号万松,屧步寻深径。
孙枝貌已苍,侧干形犹正。
何况古乔者,孰不见生敬。
几赦斧斤劫,益凛冰霜性。
拂星自成景,吐云应号庆。
偓佺曾遗尧,养真称战胜。
又如商伯夷,乃得清之圣。
层台一登临,民瘼当前凭。
元气复也无,谡涛何心听。

【注释】

万松:指松树。屧步寻深径:踏着鞋底,寻找幽深的小路。孙枝:松树分叉出的枝条。侧干形犹正:侧干的形态仍像原来那样。况:何况。古乔:古老的松树。谁(shuì)不见生敬:哪个人不尊敬他。几幸:几次幸免于难,幸而没有砍伐。孰:谁,哪一个。赦:赦免。斧斤:砍伐树木的工具。劫:灾难。凛(lǐn):敬畏。拂星:拂晓时分。自成景:自有其景观。吐云:松树枝条吐出云雾。庆:庆贺。偓佺:传说中的仙人。尧:帝尧。商伯夷:商代的伯夷叔齐两位贤君。清之圣:清正廉洁的人。层台:高高的楼台。民瘼(mò):人民的疾苦。元气:自然之气。复也无:恢复了也没有。谡涛:大浪。何心听:有什么心思去倾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摄山栖霞寺后有感而作的七绝组诗,六首中第二首为其中之一。作者以游历名胜为题材,写了许多诗篇,此诗是其中的佳作。

前四句描写栖霞寺的景色。“屧步寻深径”,即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小路上,可见山路崎岖,幽静深远。“孙枝貌已苍”,是说山上的松树长势旺盛,枝叶苍翠,生机勃勃。“侧干形犹正”是说树干挺拔端正,显示出坚韧的品质。这四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松树苍劲、挺拔,生机盎然的景象。

接下来两句是诗人对古松的喜爱之情。“何况古乔者,孰不见生敬”,意思是更何况那古老的松树,谁能不对它充满敬意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松的敬佩之情。

第五至第八句写栖霞寺的美景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几赦斧斤劫,益凛冰霜性”,意思是多次避免遭受斧头的破坏,更应该敬畏自然之性。“拂星自成景”,“吐云应号庆”,是说清晨的曙光洒满大地,松树枝条吐出云雾,宛如喜庆的场面。这几句描绘了栖霞寺的美丽风景和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偓佺曾遗尧,养真称战胜”,引用了传说中仙人偓佺的故事,表示自己渴望远离喧嚣,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又如商伯夷,乃得清之圣”,引用了商代伯夷叔齐的故事,表示自己希望成为清廉正直之人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栖霞寺周围古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