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
僧绍小隐处,高节古今羡。
拔地百卅丈,峣峰凌碧汉。
众山皆在下,如翁视童丱。
画石及落星,历历皆可按。
图经昔膻芗,久矣系清恋。
兹来缘省方,乘暇游禅院。
苏民廑解泽,对佛愧止观。
咨尔肆觐牧,峻宇何须办。
诗句解释
1 久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
- 久闻:长久以来就听说
- 摄山: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因秀丽的山水而闻名。
- 秀如玉而冠:形容非常美丽,如同佩戴着玉石冠冕。
- 僧绍小隐处,高节古今羡。
- 僧绍:这里指一个僧人或和尚,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寺庙或隐士。
- 小隐处:表示隐居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小山丘或幽静的环境。
- 高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古今羡:过去和现在都羡慕,形容这种品质非常受人尊敬。
- 拔地百卅丈,峣峰凌碧汉。
- 拔地:形容山峰非常高耸。
- 百卅丈:具体数字不详,但表明山非常高大。
- 峣峰:陡峭的山峰。
- 凌碧汉:直插云霄,形容峰顶非常高。
- 众山皆在下,如翁视童丱。
- 众山皆在下:所有其他的山峰都在它的下面。
- 如翁视童丱:像老人在看小孩子的头发那样,形容山峰的高度远超过其他山峰。
- 画石及落星,历历皆可按。
- 画石:雕刻有图案的石头。
- 落星:坠落的星星。
- 历历皆可按:每一块石头上都有清晰的图案或刻度,可以用手指轻轻触摸到。
- 图经昔膻芗,久矣系清恋。
- 图经:地图和记录。
- 膻芗:指佛教中的香气或气味。
- 清恋:对佛教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 兹来缘省方,乘暇游禅院。
- 兹来:这次来访。
- 缘省方:因事前来。
- 乘暇:利用空闲的时间。
- 游禅院:参观佛教寺院,体验佛教文化和冥想。
- 苏民廑解泽,对佛愧止观。
- 苏民廑:安抚民众,使百姓安居乐业。
- 解泽:解除水患,使大地恢复生机。
- 对佛愧止观:面对佛法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达到止观的境界。
- 咨尔肆觐牧,峻宇何须办。
咨尔:询问你。
肆觐:随意拜访。
峻宇:高大的建筑物。
何须办:不需要准备什么。
译文
长久听说摄山的名声,它像玉一样美丽而且高贵。
一个隐士住在小山中,他高尚的品德让古今人都很羡慕。
从地面拔起有一百三十丈那么高,山峰直插云霄。
所有的山峰都在它的下面,就像老人看着小孩的发髻那样。
雕刻有图案的石头和坠落的星星,每一块上都清晰可见,可以轻松触摸到。
古代的地图和记录曾经是充满香气的,我已经久违了,现在来这里是为了体验佛教文化和冥想。
苏民廑安抚了民众,使百姓安居乐业,对于佛法感到惭愧,因为我还没有达到止观的境界。
你随便来拜访我,我的房屋并不需要特别的准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摄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首联表达了作者对摄山美景的向往与赞誉,通过“久闻”一词,传达出对摄山的深刻记忆和对其美景的期待。颔联则通过对僧人和小隐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自然中修行、生活的美好画面。颈联进一步通过比喻和形容词的使用,生动地描绘了摄山的高峻、雄伟以及其在群山中的独特地位。尾联则通过直接询问和回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和禅宗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我修行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