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亦有言,枕流而漱石。
不可无此意,爱斯淙复峉。
悬崖仲璋琢,其佛四十尺。
松撑云态破,竹迸埒形坼。
盘挐互轇轕,如盖亦如帟。
可以谢栋梁,永此安岩壁。
峰回路转处,化身更千亿。
既不辨异同,谁更分主客。
渫泉得品外,盘陀聊憩息。
轩渠笑陆羽,未遇此真脉。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古人亦有言,枕流而漱石。”
- 注释:这里引用了古代的谚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 译文:古人们也常说,躺在溪流旁洗刷石头。
- “不可无此意,爱斯淙复峉。”
- 注释:“峉”意为水流湍急。这句诗表达了对溪流潺潺声音的喜爱。
- 译文:这溪流的声音是那么悦耳动听。
- “悬崖仲璋琢,其佛四十尺。”
- 注释:这里的“仲璋”可能是指雕刻技艺精湛的人,或者是指某位有才华的人。“四十尺”可能是对佛像高度的一种夸张描述。
- 译文:悬崖上的佛像雕刻得如此精细,高耸入云达四十尺。
- “松撑云态破,竹迸埒形坼。”
- 注释:“云态”指的是云的形状,“埒”是一种用于测量的工具。这句话描述了松树撑开云朵的形态,以及竹子冲破界限的样子。
- 译文:松树枝条撑开像云彩一样,竹林中竹子的生长仿佛要突破界限。
- “盘挐互轇轕,如盖亦如帟。”
- 注释:“盘挐”可能是指盘旋缠绕的样子,“互轇轕”表示相互纠缠。这句诗描绘了树木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 译文:树木之间缠绕交织,宛如伞盖又似帐檐。
- “可以谢栋梁,永此安岩壁。”
-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树木可以支撑起整个山壁,使之安全稳固。
- 译文:它们可以支撑着整个山壁,使其永远安全稳固。
- “峰回路转处,化身更千亿。”
- 注释:“化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树木的变化或生长。“千亿”是一个虚数,表示数量极多。
- 译文:在山峰环抱、道路曲折的地方,树木变化成千千万万。
- “既不辨异同,谁更分主客。”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在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也没有谁是主导者,谁是从属者。
- 译文:自然之中没有明显的区分,也没有谁是主导者,谁是从属者。
- “渫泉得品外,盘陀聊憩息。”
- 注释:“渫泉”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名或泉水名称,“盘陀”意味着徘徊不前。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宁静和休憩的向往。
- 译文:虽然不是所有泉水都有名贵的品质,但在这里徘徊休息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