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揽栖霞峰,取道黄龙洞。
云根殊峭茜,有泉出嵌孔。
云昔僧慧开,卓锡处所涌。
因移吴兴名,名此山巃嵷。
攀陟穷其幽,竹树纷郁蓊。
千年紫藤花,穗穗风吹动。
天池方半亩,印月不可拢。
月即太古镜,池即丹砂澒。
宜置忘世人,邱索书数种。
不出户庭读,奈予去倥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

  1. 欲揽栖霞峰,取道黄龙洞。
    “欲揽栖霞峰”表示想要攀登到高高的栖霞峰;“取道黄龙洞”则表示通过黄龙洞这条路径前往栖霞峰。

  2. 云根殊峭茜,有泉出嵌孔。
    “云根殊峭茜”描述了云层之上的山峰非常陡峭且色彩斑斓;“有泉出嵌孔”则指出在山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穴,里面有泉水涌出。

  3. 云昔僧慧开,卓锡处所涌。
    “云昔僧慧开”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和尚叫做慧开,他在云雾缭绕的地方修行;“卓锡处所涌”意味着这位慧开的寺庙或者禅院就建在这些岩石上,石头被用作佛珠,称为“卓锡”。

  4. 因移吴兴名,名此山巃嵷。
    “因移吴兴名”表明因为慧开在这里修行过,所以这个地方就被命名为“吴兴”;“名此山巃嵷”则是说这个被称为“吴兴”的山峦非常高峻,像巃嵷一样雄伟。

  5. 攀陟穷其幽,竹树纷郁蓊。
    “攀陟穷其幽”表示不断攀登,直到到达一个幽深的地方;“竹树纷郁蓊”描绘了这里茂密的竹林和树木。

  6. 千年紫藤花,穗穗风吹动。
    “千年紫藤花”指的是生长了很长时间的紫色藤蔓植物,每年春天都会开花;“穗穗风吹动”形容这些紫藤花随着春风摇曳。

  7. 天池方半亩,印月不可拢。
    “天池方半亩”指的是一个面积大约半亩(一亩约为六十平方丈)的天然水池;“印月不可拢”则是说这个水池如同月亮的形状,让人无法完全捕捉或理解它。

  8. 月即太古镜,池即丹砂澒。
    “月即太古镜”将月亮比喻成一面古老的镜子,反映了古代的风貌;“池即丹砂澒”则将水池比作一种珍贵的矿物——丹砂,颜色鲜红如汞。

  9. 宜置忘世人,邱索书数种。
    “宜置忘世人”表示这些景色和书籍应该被人们遗忘,因为它们是如此美丽和独特;“邱索书数种”暗示这里有丰富的书籍和知识,值得探索和学习。

  10. 不出户庭读,奈予去倥偬。
    “不出户庭读”指的是在家中阅读,享受宁静的时光;“奈予去倥偬”表达了作者不得不离开家乡去面对忙碌的生活,感到无奈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龙洞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诗中的“紫藤花”、“天池”等意象都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的“宜置忘世人,邱索书数种”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