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寸雨,北地曾希闻。
谁谓未十日,尺泽重沾均。
江国作霖易,绿野润春巡。
系思每北望,正待甘膏辰。
何时不重农,何地非吾民。
欣慰以为惕,额手鸿钧仁。
畿南将齐郑,因之萦念频。
曾否亦溥被,伫待大吏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复闻京师得雨志喜》。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得知京师得雨后,内心的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复闻京师得雨志喜 (听到京师传来得雨的消息,心情非常高兴)
  2. 二月三寸雨,北地曾希闻。(二月三日降下了三寸厚的雨水,北方很久没有这样的降雨了。) (描绘了京师久旱的情况,期盼已久的春雨终于来临。)
  3. 谁谓未十日,尺泽重沾均。(谁说没有十天,就迎来了普降甘霖的日子。) (表达了作者对于及时雨带来的惊喜和满足。)
  4. 江国作霖易,绿野润春巡。(江南地区容易下雨,绿色原野上春意盎然。) (描绘了雨后江南和绿色草原的美丽景色。)
  5. 系思每北望,正待甘膏辰。(思念家乡时总是向北眺望,等待春天的到来。) (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期盼。)
  6. 何时不重农,何地非吾民。(什么时候不是农业社会?哪里不是我们的人民?) (强调了农民的重要性和国家的核心地位。)
  7. 欣慰以为惕,额手鸿钧仁。(心中充满了欣慰但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警惕,因为这是上天赋予的智慧和仁慈。)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自我警醒。)
  8. 畿南将齐郑,因之萦念频。(京城南部接近齐国和郑国,因此我常常牵挂。) (提到了地理位置对国家政治影响的重要性。)
  9. 曾否亦溥被,伫待大吏陈。(是否也像溥泽一样受到恩惠?我期待着大官们的建议和陈述。) (表达了对未来政策和改革的期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京师得雨后的美好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欣喜和感慨。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及时雨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自我警醒。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