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宽大诏,蠲欠江浙暨。
翠华昨发轫,加赈已次第。
兹入江南境,宿桃目所击。
百家鲜积粮,麦苗犹在地。
夏收云尚遥,是宜善安置。
吾民蓝缕多,嗟此饥寒辈。
荐灾乃若斯,应惭谁所致。
养老及赒贫,虽日颁缇骑。
尚念沟壑茕,匍匐或艰至。
已加宁再加,茅檐庶均逮。
以及安庆属,一例俾沾赐。
既毋事催科,其善勤抚字。
漏卮何处无,莫使侵胥吏。
这首诗是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朝廷颁布的赈灾诏书。主要内容是针对江南受灾地区,进行减免赋税和赈济灾害。
诗句解释:
- 「新正宽大诏,蠲欠江浙暨」:新年期间发布了宽大的诏令,免除江浙一带的赋税。
- 「翠华昨发轫,加赈已次第」:皇帝的车驾已经出发,赈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 「兹入江南境,宿桃目所击」:现在我已经进入了江南地区,在宿桃目的地方受到了打击。
- 「百家鲜积粮,麦苗犹在地」:百户人家很少有积蓄,麦苗还在地里生长。
- 「夏收云尚遥,是宜善安置」:夏天的收成还遥遥无期,应该妥善安排灾民的生活。
- 「吾民蓝缕多,嗟此饥寒辈」:我们的百姓衣衫褴褛,真是饥寒交迫的一群人啊。
- 「荐灾乃若斯,应惭谁所致」:这种灾害竟然这样严重,我应该惭愧谁导致的呢?
- 「养老及赒贫,虽日颁缇骑」:对于老人和贫困家庭,即使每天派缇骑去救济。
- 「尚念沟壑茕,匍匐或艰至」:还想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匍匐爬行可能也艰难到达我这里。
- 「已加宁再加,茅檐庶均逮」:已经增加了赈济,希望再增加一点,使得所有的百姓都能得到救济。
- 「以及安庆属,一例俾沾赐」:包括安庆所属地区,一律给予赈济。
- 「既毋事催科」,「其善勤抚字」:既然不用催缴赋税,那就好好安抚百姓吧。
- 「漏卮何处无,莫使侵胥吏」:虽然有各种借口,但不能让胥吏侵吞赈济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灾区人民生活困苦的诗作。诗中描述了江南受灾后的情况,对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描绘。诗人通过对比灾前和灾后的生活状况,展现了灾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同时,诗人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也溢于言表,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