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古泽国,诸水汇入海。
自从黄夺淮,其危乃更倍。
南北咽喉扼,城郭不可改。
初犹患黄灌,闾阎无宁载。
皇祖排瀹之,六巡劳𣞶橇。
乃得清畅流,何必安东委。
治河谢未能,绳武廑实每。
辛未载经斯,安乂仰遗楷。
惟是堤埒城,土自较石殆。
发帑命更筑,今来工早罢。
田庐资保固,苍赤庶乐恺。
永言识其详,癸酉事心骇。

【注释】

  1. 射阳古泽国:射阳县位于江苏省东部,是古代的湖泊或沼泽。
  2. 诸水汇入海:射阳境内有多条河流和湖泊汇集,最终流入大海。
  3. 自从黄夺淮:自黄河夺淮河以后,射阳县面临更大的洪水威胁。
  4. 其危乃更倍:由于黄河的威胁,射阳县的危险性大幅增加。
  5. 南北咽喉扼:射阳县地处南北通道的要冲地带,地理位置重要。
  6. 城郭不可改: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射阳县的城墙无法改变。
  7. 初犹患黄灌:最初,人们担心黄河泛滥导致田地被淹。
  8. 闾阎无宁载:村庄和居民无法安稳地生活。
  9. 皇祖排瀹之:皇帝下令治理洪水,排除障碍。
  10. 六巡劳𣞶橇:皇帝亲自带领军队进行多次巡视,检查工程进展。
  11. 乃得清畅流:经过治理,河水变得清澈畅通。
  12. 何必安东委:治理河水后,射阳县不再需要担心东面的河水问题。
  13. 治河谢未能:治理河水的工作未能完全成功。
  14. 绳武廑实每:虽然努力,但成效有限。
  15. 辛未载经斯:在辛未年(1901),这些工程开始实施。
  16. 安乂仰遗楷:依靠前人的经验和规范来进行治理。
  17. 惟是堤埒城:只有堤防可以保护城市。
  18. 土自较石殆:土壤比石头更能承受洪水的冲击。
  19. 发帑命更筑:朝廷拨款命令再次修建堤防。
  20. 今来工早罢:现在工程已经提前完成。
  21. 田庐资保固:农田和房屋得到了保护。
  22. 苍赤庶乐恺:苍天和大地都感到欣慰,百姓也很高兴。
  23. 永言识其详:永远记住这段经历的细节。
  24. 癸酉事心骇:1903年,在癸酉年发生的洪水灾害让人们深感震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射阳县历史变迁的关注,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洪水情况,反映出人们对治水工作的不同态度和成果。诗中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人民福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