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号瀛阆,池沼即沧溟。
漾舟非求仙,爱此沧浪清。
垂柳含烟碧,新蒲刺波青。
时有鱼拨剌,复闻鸥雁鸣。
与物适熙春,吾宁不畅情。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每句话进行赏析,并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春水泛舟”一句是全诗的第一句,写春天里乘船游览,“楼台号瀛阆”“池沼即沧溟”,写船在浩渺的水面上漂浮,楼台高入云霄,池沼宽阔无边。“漾舟非求仙”,写泛舟不是为了求仙。“爱此沧浪清”,写爱这里水清澈见底。“垂柳含烟碧”写岸边垂柳如烟似雾,一片青翠。“新蒲刺波青”写水中新长出的蒲草,青嫩欲滴,像波浪一样。“时有鱼拨剌”写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复闻鸥雁鸣”写听到远处的鸥雁鸣声。最后两句“与物适熙春,吾宁不畅情”,写自己与万物同乐,心情舒畅无比快乐。
【答案】
译文:
春天里泛舟游玩,楼台耸入云端,池沼辽阔无边。
乘船不是为了寻求仙境,喜爱这清澈明净的江水。
岸边的垂柳如烟似雾,一片青翠欲滴;水中新长的蒲草,嫩绿欲滴。
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远处传来鸥雁的鸣叫声。
与万物同乐,心旷神怡,我怎么会不感到畅快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游的七言绝句。诗人从泛舟赏春这一活动入手,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享受自然的情怀和心境。
第一句写泛舟之乐。“春水泛舟”四字,点明季节和活动。“楼台号瀛阆,池沼即沧溟”,诗人由泛舟而联想起楼台亭阁、广袤无边的池沼,极言其广阔。第二句写泛舟之志。诗人说:“漾舟非求仙”,表明他泛舟赏春并不是为了追求神仙境界,而是为了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的气息,抒发自己的情趣。第三、四句写泛舟所见。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垂柳比作美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新蒲比作少女,形象地描绘了春水荡漾,垂柳依依,新蒲青青的优美景色。第五句写泛舟所得。诗人说:“时有鱼拨剌,复闻鸥雁鸣”,既表现了春水澄澈,也表现了游人在春光中的喜悦之情。第六句直抒情怀。诗人用一“适”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心与物俱畅快的心情。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进一步点明主题。诗人说:“与物适熙春”,“吾宁不畅情”。意思是说,能与大自然融在一起,是多么愉快啊!我怎么能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