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省麦为秋,麦收天下足。
迩闻小丰年,额手慰心曲。
近畿同向年,失望徒眉蹙。
燕洛皆吾民,一欣一以恧。
转粜需时日,岂如遍多熟。
虚幸白占三,实惭幕调六。
河南收麦志慰
豫省麦为秋,麦收天下足。
迩闻小丰年,额手慰心曲。
近畿同向年,失望徒眉蹙。
燕洛皆吾民,一欣一以恧。
转粜需时日,岂如遍多熟。
虚幸白占三,实惭幕调六。
注释:
- 河南:指河南省,中国的省份之一。
- 收麦志慰:表示对丰收的高兴和满足。
- 豫省麦为秋:在秋季收获小麦,是河南省的农业景象。
- 麦收天下足:意味着全国的粮食都得到了满足。
- 迩闻小丰年:近日听说有一个小小的丰收。
- 额手慰心曲:用手拍打胸脯,表达内心的欣慰和喜悦。
- 近畿同向年:指的是周边地区与当年相比有所改善或好转。
- 失望徒眉蹙:因为失望而皱起了眉头。
- 燕洛皆吾民,一欣一以恧:无论是燕地还是洛阳,都是我们的人民,他们的喜悦和羞愧之情。
- 转粜需时日:卖粮需要时间,不能立即完成。
- 岂如遍多熟:怎么能像其他地方一样丰收?
- 虚幸白占三,实惭幕调六:表面上可能很高兴,实际上感到惭愧,可能是由于实际的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的三倍(“白占三”)或六倍(“幕调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其他地区情况的关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欣慰和自豪,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地区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对其他地区人民的关注和同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丰收的喜悦,又有对不足之处的批评和反思。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述和对其他地区情况的提及,诗人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