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懑无聊,向晚扁舟放。
望前轮渐圆,雨后气偏爽。
湖山供静参,花木惬幽赏。
蝉韵出槐堤,萤光逐兰桨。
万汇争其时,吾宁息情想。
同观人去遥,玉轮依旧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对原句内容有充分的理解,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进行评价。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此词写泛舟湖上所见所感。首两句点明泛舟的时间和环境是傍晚时分;第三句由远及近,写望见前边的月亮渐圆;第四句写雨后天气清爽宜人。第五句写湖山景色,第六句写花木景物,第七句写蝉声,表现了作者游赏时的惬意心情。第八句写萤光在水边闪烁,第九句写月光照耀下的湖面,第十句写自己观月赏景而忘却归去。全词描绘了湖上夜景之美,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答案】

①独坐闷无聊——独自坐着觉得闷得无聊;②向晚扁舟放——傍晚时乘船出游;③望前轮渐圆——看那前面的一轮明月渐渐变得圆圆的;④雨后气偏爽——雨后的空气清新爽快;⑤湖山供静参——湖山景色让人静静地观赏;⑥花木惬幽赏——花儿树木令人感到幽雅可赏;⑦蝉韵出槐堤,萤光逐兰桨——蟋蟀鸣叫的声音从槐树旁传来,萤火虫的光随着小船的行驶而闪烁;⑧万汇争其时,吾宁息情想——万物都争相展示它们的美,我何必为这些美景而动情呢?⑨同观人去遥,玉轮依旧朗——看着别人都已经离开,明亮的玉轮仍然在天空中高挂着。

赏析:

这首词描写泛舟湖上所见所感,以清丽的语言,细腻地勾勒出湖上夜色的美丽与宁静。起笔即点明泛舟的时间和环境:傍晚时分。接着写望见前边的月亮渐渐变得圆圆的。“雨后气偏爽”一句,既点出了雨后天气之佳,又写出了作者赏月之乐。“湖山供静参,花木惬幽赏”两句,分别描绘湖山之景和花木之美。“蝉韵出槐堤”,则以蟋蟀的哀歌衬托着槐树旁的月色。“萤光逐兰桨”,则以萤火虫的闪烁映衬着船上的灯光。这几句写得极有层次,先远而后近,从大到小,由外而内,层层深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湖中,引向水中倒影,引向月色,引向水中的鱼虫。“万汇争其时”,既指各种生物竞相展示其美丽,也暗用杜甫《登楼》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吾宁息情想”一句,既表明了自己不为这些美景所动,更表现了作者超脱物外的闲适情怀。“同观人去遥”,既表明了作者目送他人离去的情景,又表现出一种悠然自适的旷达情怀。“玉轮依旧朗”一句,既是对前面所写景象的总括和升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写照。“玉轮”二字,既是对月亮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比喻。整首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展示了作者高妙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