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谷气昭苏,邹律春回旋。
中辛为上日,祈谷陈衷渊。
国家有与立,所赖民之天。
伊古重兹祭,承事敢弗虔。
矧予德滋薄,调燮无神权。
十岁稔鲜书,暵涝或连绵。
遑云政无玼,敢谓朝进贤。
刑罚固已省,讵无盆底冤。
比户纵蠲租,富庶何有焉。
凡此恭默思,益觉增惕乾。
斋宫清漏永,琴书静且妍。
朝来布同云,玉戺频俄延。
何当六出花,尺盈三辅田。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所作,当时诗人因战乱流离失所,暂避到奉先(今四川南充)的祈谷里。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政治腐败的批判。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黍谷气昭苏,邹律春回旋。
- 黍谷:这里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屈原投江的日子。
- 邹律:古代中国以十二地支为音阶,邹律指的就是十二律中的第六律,即“中吕”音调。
-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
- 中辛为上日,祈谷陈衷渊。
- 中辛:指农历五月十五日,也与屈原投江有关。
- 上日:指这一天的好日子,适合祭祀。
- 陈衷渊:陈设心意于深潭。
- 国家有与立,所赖民之天。
- 国家:指国家政权。
- 与立:有所依靠。
- 民之天: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 伊古重兹祭,承事敢弗虔。
- 伊古:自古以来。
- 兹祭:这次祭祀。
- 承事:恭敬地侍奉。
- 敢弗虔:怎么敢不虔诚呢?
- 矧予德滋薄,调燮无神权。
- 矧:况且。
- 德滋薄:德性浅薄。
- 调燮:调节平衡。
- 神权:天命或神圣的权力。
- 十岁稔鲜书,暵涝或连绵。
- 稔鲜书:丰收而少灾害。
- 暵涝:干旱和洪水。
- 或连绵:可能连绵不断。
- 遑云政无玼,敢谓朝进贤。
- 遑:闲暇。
- 政无玼:治理得好,没有瑕疵。
- 敢谓:怎么敢说。
- 朝进贤:早晨推荐贤才。
- 刑罚固已省,讵无盆底冤。
- 刑罚:指刑法。
- 盆底冤:比喻那些被冤枉的人。
- 比户纵蠲租,富庶何有焉。
- 比户:每家每户。
- 蠲租:免除租税。
- 富庶:富裕和富足。
- 焉:哪里。
- 凡此恭默思,益觉增惕乾。
- 恭默:恭敬沉默。
- 惕乾:警惕干燥。
- 斋宫清漏永,琴书静且妍。
- 斋宫: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 清漏永:指深夜,清冷的月光持续。
- 琴书:指琴和书籍。
- 静且妍:安静又美好。
- 朝来布同云,玉戺频俄延。
- 朝来:早上的时候。
- 布同云:分布着相同的云彩。
- 玉戺:玉制的台阶。
- 频俄延:频繁延长。
- 何当六出花,尺盈三辅田。
- 何当:何时将要。
- 六出花:形容花开得繁盛。
- 尺盈:满尺。
- 三辅田:指关中地区,古称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祈谷斋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