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土为瓦瓦成石,石瓦土兮谁本质。
摩挲苍玉认前朝,尚有建安年可识。
相州当日筑高台,鸳瓦精传陶氏术。
铅丹细捣杂胡桃,大浸稽天不漏滴。
贮歌藏舞鄙齐云,更拟二乔陈笋席。
仲谋孟德今何在,相争霸业春冰释。
铜雀荒凉荆棘丛,谷陵迁变匪朝夕。
遂使多于帛缕物,一器千金乃不易。
何人规为润色生,洼尊圆月中绳尺。
岁月既久火性沉,润似端溪老坑出。
松滋宝帚获嘉朋,书媒文亩资幽适。
讵数虢州土贡佳,呵之直欲流神液。
寄情竹素玩古今,松雪斋中想捉笔。
非人磨墨墨磨人,东坡果入维摩室。

【诗句】

铜雀瓦砚歌

范土为瓦瓦成石,石瓦土兮谁本质。

摩挲苍玉认前朝,尚有建安年可识。

相州当日筑高台,鸳瓦精传陶氏术。

铅丹细捣杂胡桃,大浸稽天不漏滴。

贮歌藏舞鄙齐云,更拟二乔陈笋席。

仲谋孟德今何在,相争霸业春冰释。

铜雀荒凉荆棘丛,谷陵迁变匪朝夕。

遂使多于帛缕物,一器千金乃不易。

何人规为润色生,洼尊圆月中绳尺。

岁月既久火性沉,润似端溪老坑出。

松滋宝帚获嘉朋,书媒文亩资幽适。

讵数虢州土贡佳,呵之直欲流神液。

寄情竹素玩古今,松雪斋中想捉笔。

非人磨墨墨磨人,东坡果入维摩室。

【译文】
范土制成瓦,瓦变成石头,石头和泥土有什么区别?摩挲着苍玉,仿佛可以认出从前的朝代,还有建安年可以知道。相州当年建造高大的台子,鸳鸯瓦精致地传承了陶氏的技艺。铅丹细碎地捣碎掺进核桃仁,大水浸泡稽天也不会漏滴。贮歌藏舞的器皿简陋得跟齐云一样,再像二乔一样摆放在竹席上。孙权、曹操现在都在哪里呢?相争争斗的事业已经春暖花开了。铜雀台荒废长满了荆棘,谷陵迁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于是使得许多物品的价值超过丝绸,一件器具价值千金也不容易。谁规定为它润色修饰?洼尊的圆形如同月亮中的绳尺。岁月流逝很久火性沉静,滋润得像端溪的老坑出产的瓷器。从松滋获得的宝帚得到嘉朋的喜爱,书媒介物和农田一样富有情趣。哪里数得上虢州进贡的珍品?呵气让它流淌出神妙的精华。寄托情感在竹简和素纸上玩味古今,在松雪斋中想象着执笔。不像是人为磨墨而让墨自行磨砺,苏轼果然进入佛家的境界啊!

【赏析】
《铜雀瓦砚歌》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铜雀瓦砚来寄托自己对于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
此诗以“铜雀瓦砚”为题,实际上是借砚来抒怀。全诗以铜镜瓦砚起兴,由古及今,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人事易变的感慨。首联写铜雀瓦砚的历史。“范土为瓦瓦成石,石瓦土兮谁本质。”铜雀瓦砚是由土制成的,但它却能像石头一般坚硬,这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表面的差异,而应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颔联“摩挲苍玉认前朝,尚有建安年可识”,写铜雀瓦砚上摩挲着的苍玉,好像还能让人回忆起建安年间的时光。尾联“铜雀荒凉荆棘丛,谷陵迁变匪朝夕”则写铜雀台的荒废,以及谷陵的变化。诗人通过对铜雀瓦砚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人事易变的感慨。
这首诗以铜雀瓦砚为题,实际上借砚来抒怀。全诗以铜雀瓦砚起兴,由古及今,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人事易变的感慨。首联写铜雀瓦砚的历史。“范土为瓦瓦成石,石瓦土兮谁本质。”铜雀瓦砚是由土制成的,但它却能像石头一般坚硬,这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表面的差异,而应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颔联“摩挲苍玉认前朝,尚有建安年可识”则写铜雀瓦砚上摩挲着的苍玉,好像还能让人回忆起建安年间的时光。尾联“铜雀荒凉荆棘丛,谷陵迁变匪朝夕”,则写铜雀台的荒废,以及谷陵的变化。诗人通过对铜雀瓦砚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人事易变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