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噪归鸦,远峰衔落照。
平溪渺烟霭,千里归一眺。
板桥接茅店,历历皆诗料。
是地岂富春,谁弄严公钓。
【注释】
- 秋山:指秋天的山。平远:平坦辽阔。
- 疏林:稀疏的树林。噪:喧闹,嘈杂。
- 归鸦:指从树林中飞回的乌鸦。
- 衔落照:夕阳西下,余晖映在山峰之间。
- 渺烟霭(mào yān):烟雾弥漫。
- 一眺:一览。
- 板桥:用木板搭建的桥梁。
- 茅店:茅草搭盖的店铺。
- 历历皆诗料:形容景色美不胜收,可以成为诗的材料。
- 是地岂富春?:这个地方难道是富裕的富春县吗?
- 弄严公钓:比喻善于治理国家。严公,即诸葛亮,曾隐居隆中耕读,后出仕辅助刘备、刘禅。
【译文】
稀疏的树林中传来归鸦的叫声,远处的群山吞没了夕阳余晖。
平缓的溪流中飘荡着淡淡的烟雾,千里之外的风景尽收眼底。
板桥与茅店相接,这里处处都是诗的材料。
此地难道是富裕的富春县吗?谁能像我这样善于治理国家?
【赏析】
此诗写诗人观赏董邦达所作《秋山平远图》的感受。全诗以“平远”为题,意在赞美画中之景,同时也寓有诗人对友人画作的欣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情的赞赏和鼓励。首联描绘了一幅秋日里宁静的山村图;颔联描绘了秋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颈联则进一步赞美了画家对景物的捕捉,并以此激励友人继续努力创作;末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鼓励。
此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全诗以“平远”为题,意在赞美画中之景;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才情的赞赏和鼓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