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飔猎猎吹旌旗,秋狝试合平原围。
平原有鹿硕且肥,呦呦母子相追随。
虞人甸人争逐之,小鹿跳跃虽无知,老鹿顾复独含悲。
念彼物类犹仁慈,爰命解网任远驰。
匪余小惠拯其危,物亦有伦人胡遗。
呜呼射母不射子,明帝虽贤全半美。
射鹿行
《射鹿行》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猎人捕猎鹿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同情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狩猎活动的争议和思考。
首联“金飔猎猎吹旌旗,秋狝试合平原围”描绘了一幅秋天狩猎的画面。金飔猎猎,指秋风猎猎声,暗示着狩猎活动的紧张气氛。旌旗飘扬,象征着狩猎队伍的存在。秋狝,古代的一种狩猎活动,通常在秋季举行,目的在于检阅军队和展示实力。这里“秋狝试合平原围”指的是狩猎队伍在平原上进行狩猎。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场景的热闹,也透露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颔联“平原有鹿硕且肥,呦呦母子相追随”则转向了主体——鹿。平原上的鹿显得硕大而肥美,它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偎。这两句诗通过对鹿的描述,传达出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虞人甸人争逐之,小鹿跳跃虽无知,老鹿顾复独含悲”进一步描绘了狩猎的情景。虞人是负责管理狩猎的人,而甸人也参与了狩猎。小鹿虽然无知,但它在跳跃时却显得非常可爱。然而,老鹿则不同,它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独自承受痛苦。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小鹿的无知与老鹿的痛苦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同情。
尾联“念彼物类犹仁慈,爰命解网任远驰。匪余小惠拯其危,物亦有伦人胡遗”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动物也有其仁慈的一面,应该给予它们自由和生存的空间。诗人强调,人类不应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和需求,而忽视了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狩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动物的同情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狩猎活动的争议和思考。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