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痴道人黄子久,诗中元白书颜柳。
富春大岭称绝作,脍炙都人士之口。
金题玉躞标山居,然疑即是富春否。
展卷一室饶古香,华亭妙笔存图右。
品评精确书法高,以书例画珍琼玖。
江山万里无足奇,万里以外个中有。
平沙远渚隔重林,水郭烟村带层阜。
耕者读者杂渔樵,天高地下适飞走。
浑噩全无意匠营,都来量物随所受。
宜令香光拜下风,倪迂范缓谁妍丑。
不必什袭夸鉴藏,丁甲呵持自能寿。
这是一首赞美黄子久山居图的诗。诗人通过对这幅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大痴道人黄子久”,点明了画家的名字和身份,黄子久是元代著名的画家,被誉为“大痴”。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艺术的瑰宝。
第二句”诗中元白书颜柳”,描述了黄子久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充满了诗意,如同元代诗人白居易、杜甫等人的作品一样,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他的画风也受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的启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句”富春大岭称绝作”,称赞了黄子久的画作在富春大岭这一自然景观上的杰出表现。这里的“绝作”意味着黄子久的画作在众多作品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句”脍炙都人士之口”,形容这幅画作受到广泛赞誉,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讨论的话题,就像美味佳肴一样受人追捧。
接下来的句子是对黄子久画作的进一步描绘:”金题玉躞标山居,然疑即是富春否。” 这里提到了画作上精美的题词,以及它是否真的出自富春大岭,引发了人们的猜测。
第五句”展卷一室饶古香”,描绘了打开画作时的场景,整个房间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代。
第六句”华亭妙笔存图右”,赞美了黄子久的绘画技艺,他的画作就像华亭的美景一样令人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这幅画作是黄子久作品的重要部分。
接下来的几句是对画作中山水景色的详细描述:平沙远渚隔重林,水郭烟村带层阜;耕者读者杂渔樵,天高地下适飞走。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的高度评价:”浑噩全无意匠营,都来量物随所受。宜令香光拜下风,倪迂范缓谁妍丑。” 诗人认为这幅画没有刻意追求精巧的工艺,而是顺应自然,体现了自然的美感。同时,他也期待这幅画作能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其中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