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作朋总廿七,隳颠华发映髭须。
庙堂未免拘仪度,泉石特教恣宴娱。
丹陛暂辞心肯忘,玉关归后气犹粗。
听松祗合鸾杯举,陟巘宁须鸠杖扶。
一例香山南让北,千秋群彦画成图。
如今拟问白居易,似尔当年少欠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李公择初谪南海,寄题香山居士亭》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命九老等游香山再题以句用白居易诗韵
苏轼邀请九位老人一起游玩香山并写下了这首诗。
九老作朋总廿七,隳颠华发映髭须。
苏轼和他的九位朋友一起游玩,他们的年纪加起来有二十七岁了,头发花白,胡须也变得有些凌乱。
庙堂未免拘仪度,泉石特教恣宴娱。
在庙堂上他们可能不得不遵守一些规矩,但在山水之间可以尽情地享受宴乐。
丹陛暂辞心肯忘,玉关归后气犹粗。
当他们暂时离开朝廷,心中可能还有些留恋,但归来后仍然保持着一种豪迈之气。
听松祗合鸾杯举,陟巘宁须鸠杖扶。
听到松涛声时,应该举起酒杯庆祝;攀登山峰时,不需要拄着拐杖。
一例香山南让北,千秋群彦画成图。
就像香山一样,南北各有一人,而他们都是千古以来的文人墨客,被后人绘成了画像。
如今拟问白居易,似尔当年少欠无。
现在我想询问白居易,他年轻时是否也像你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