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复行行,暮停还晓征。
恰临秋仲月,也历巨千程。
奉懿承欢切,思先修祀诚。
龙沙户庭度,鸡羽牍章呈。
讵是能柔远,惟云此励精。
每因揽塞穑,亦与喜西成。
较猎同人乐,驰驱验众情。
吉林佳气近,马首向东迎。
注释:
八月朔日作:在八月初一时写下这首诗。
日日复行行,暮停还晓征。恰临秋仲月,也历巨千程。奉懿承欢切,思先修祀诚。龙沙户庭度,鸡羽牍章呈。讵是能柔远,惟云此励精。每因揽塞穑,亦与喜西成。较猎同人乐,驰驱验众情。吉林佳气近,马首向东迎。
译文:
每天重复行走,黄昏时停止,早上又开始行程。正好赶上秋天的中旬,也经历了巨大的路程。遵循皇帝的命令,怀着喜悦的心情,思考祖先的祭祀和诚意。在龙沙的家中度过,用鸡毛制成的文书呈递给皇帝。难道只是能够柔和远方的人吗?只有说只有努力才能保持国家的繁荣。每当我因为耕种而感到高兴时,也与人们一起庆祝收获。在打猎时与同僚们一起享受快乐,骑马驰骋来验证大家的感受。吉林地区好的气息越来越近了,马头向着东方迎接着朝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通过描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活动,表达了对国家、人民、自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和热爱。
首句“日日复行行,暮停还晓征”描绘了作者每天重复行走,直到天明才停下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忙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为国家服务的决心和毅力。
“恰临秋仲月,也历巨千程”两句描绘了时间背景,即秋天的中旬。这两句诗暗示了作者正在参与一个重要的项目或任务。
接下来的四句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其中,“奉懿承欢切,思先修祀诚”两句表明了他遵循皇帝的命令,怀着喜悦的心情,思考祖先的祭祀和诚意。这表明作者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龙沙户庭度,鸡羽牍章呈”两句描述了他在龙沙的家里度过,用鸡毛制成的文书呈递给皇帝。这里,“龙沙”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但更可能是作者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而“鸡羽牍章呈”则暗示了作者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这些细节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讵是能柔远,惟云此励精”两句表明了作者认为仅仅能够柔和远方的人是不够的,只有努力才能保持国家的繁荣。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刻认识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两句,“每因揽塞穑,亦与喜西成”描绘了作者因为耕种而感到高兴的场景。同时,“较猎同人乐,驰驱验众情”也描绘了作者与同僚们一起狩猎的快乐时刻和骑马驰骋来验证大家的感受。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之情。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