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配心诚痛,勤民志敢移。
徒因丧未释,遂致祭如亏。
静验相遭故,明为引慝时。
东郊况需泽,首夏已过期。
麦陇嗟无及,禾田难再迟。
瓣香伸叩吁,额手望恩慈。
【注释】
常雩:古代祭祀求雨的礼,雩为祈祭名。
岁:年。
亲行:亲自去参加。
适:到。
后丧:服丧期满后的事。
过:去世。
百日:百日之内,指丧期。
遣:派遣。
亲藩:亲族封地。
恭代行礼:恭敬地代理祭祀。
瞻望南郊:望着南郊祭天。
敬成六韵:恭敬地写成六篇诗。
失配心:失去配偶的心。
诚痛:真诚的悲痛。
勤民志:使人民勤劳有志向。
徒因:只因为。
遂:就。
致:招致。
祭如亏:祭祀时如同失去了什么。
遭:遭遇。
明为:明明是为了。
引慝(tè):招来邪恶,即蛊惑。
东郊:指洛阳城东。
况:况且。
首夏:初夏。
麦陇:麦田中。
嗟:感叹。
无及:来不及。
禾田:稻田。
难再迟:难以再推迟了。
瓣香伸叩吁:献上花果并虔诚祷告。
额手:举手,表示祈祷之意。恩慈:恩泽,慈爱。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因妻儿之死而悲伤至极,故以祭神为由,写其哀思之情,抒发了对妻子儿女的无限怀念和深深的悲痛。全诗感情真挚,凄婉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首联“失配心诚痛,勤民志敢移”,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对她生前所表现出的贤淑、勤劳品质的深深敬佩。“失配心”是指失去了妻子,“真痛”是真切地感到悲痛。“勤民志”是说妻子生前勤奋操持家务,抚养子女,使家庭充满了勤劳的气息。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将亡妻生前的美好形象与自己的悲痛心情进行了强烈的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失落感。
颔联“徒因丧未释,遂致祭如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悲痛的原因:是因为妻子的死亡,使得自己失去了一个贤惠的妻子,也使得家中失去了一位勤劳能干的妇女。“遂致祭如亏”,则是对自己无法继续履行祭祀责任的一种自责和遗憾。在这里,诗人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祭祀仪式比作是一块丢失了的布帛,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对祭祀仪式的不舍之情。
颈联“静验相遭故,明为引慝时”,诗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从而感慨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静验”是指仔细观察,“明为”是说这种观察结果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可以明确地知道这是由于邪恶势力在暗中作祟所致。这里的“明为引慝时”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将人生中的不幸事件归咎于邪恶势力的干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悲痛与无奈。
尾联“东郊况需泽,首夏已过期”,诗人将自己的悲痛情绪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在哀悼妻子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东郊况需泽”是指东郊之地需要水泽滋养,而诗人却因为妻子的离去而失去了这样的滋润,感到无比的痛苦。“首夏已过期”则是说初夏时节已经过去,妻子的离世使得自己无法再享受夏日的美好时光。在这里,诗人用了一种反衬的手法,将自己的悲痛之情与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