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不辨遥山色,雨过犹听近瀑声。
尽涤炎嚣生飒爽,夕阳返照一川明。
【注释】
雨来:下雨时。不辨遥山色,雨来后连远山的颜色也分辨不出来了。雨过犹听近瀑声:雨过后还能听见近处瀑布的声音。尽涤炎嚣生飒爽:完全洗去了炎热的暑气和烦躁的情绪,感到格外清爽。夕阳返照一川明: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水,一片通红。一川:指整个江河。
译文:
下雨的时候,我看不清远处山峰的颜色,雨过天晴,还能听见近处的瀑布在轰鸣。
全把暑气都涤除干净,感到格外清爽,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一片通红。
赏析:
《晚晴》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组诗作品之一。这是第一首,写的是夏末秋初的景色变化。
此诗首联写雨后远眺所见之景。“雨来”二字点题;“遥山色”,既写出雨后山色,又表明作者当时所在之处不在山巅而在平地;“不辨”二字,说明雨后的山色已不是雨前的模样,但雨中雨外,山色如何,作者却无从分辨。次句写雨后近闻所闻之音。“犹听”二字与前一句中的“不辨”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作者当时所见只是雨后景象,并非雨前。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联写雨后所见之景。“尽涤”二字,既是对上文雨后所见景色的描述,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表明雨后天气凉爽宜人,给人们带来了清新舒适的感受。“生飒爽”三字则进一步描绘出雨后景色的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一句写夕阳西下的景象。“返照”二字既指落日余晖反射到江面之上,又暗示出此时作者所处的位置。“一川明”三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夕阳西下时整个江河的景色。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高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