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船自古艳秦淮,何事馀杭欲与偕。
讵独苏民遵教训,微嫌浙吏费差排。
花香早识春台富,鸟语宁输小令谐。
可惜湖山本清净,却教丝管混真佳。

诗句释义

1 灯船自古艳秦淮:灯船在古代就已经非常美丽,特别是在秦淮河。

  1. 何事馀杭欲与偕:为何要和余杭合作或共同举办。
  2. 讵独苏民遵教训:不仅仅是苏州的人民遵循教导。
  3. 微嫌浙吏费差排:略微抱怨浙江的地方官安排得不合理。
  4. 花香早识春台富:早就知道春天的花香如此美丽。
  5. 鸟语宁输小令谐:小令歌曲中鸟儿的鸣叫是如此和谐悦耳。
  6. 可惜湖山本清净:可惜的是湖山原本应该是清静的。
  7. 却教丝管混真佳:却让音乐和舞蹈混杂在一起,显得不真实。

译文

自古以来灯船就美如画,
为什么余杭也想与之同行?
不仅苏州的人们遵守教诲,
浙江地方的官员安排也让人不满。
早知道春天的花朵如此美丽,
小令的歌曲鸟鸣多么悦耳动听。
可惜湖山原本应是清静的,
却让音乐和舞蹈混杂在一起,显得不真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灯船、余杭以及杭州的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诗中的“灯船”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象征着节日、庆典和欢乐的气氛。而“余杭”和“苏民”则体现了地域特色和个人情感的结合。

从“微嫌浙吏费差排”可以看出,虽然浙江地方的官员安排可能不尽完美,但诗歌中并没有直接批评的语气,而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一点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表达方式,既能够避免直接冲突,又能传达出真实的情感。

最后一句“却教丝管混真佳”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混合(包括自然美景、人文艺术)的无奈和遗憾。在中国古代,音乐和舞蹈常常是节日庆祝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首诗中,它们似乎被过度使用,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感和纯粹之美。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一种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