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蓬莱岛即方壶,弱柳新荑清且都。
烟态依稀如雨态,滮湖消息递西湖。
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
应放晴光补畴昔,奇遐毕献兴真殊。

【注释】

①烟雨楼:在杭州,相传是陆游所建。

②方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

③新荑:指嫩芽。

④滮湖、西湖:皆指西湖。

⑤自宜:自然适宜的。

⑥何必:哪用得着。

⑦应放:应该展开。

⑧奇遐毕献:奇特的景象全部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烟雨楼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烟雨楼的图景。

首句“不蓬莱岛即方壶”,意即烟雨楼不在蓬莱仙境,而在方壶洞,这是对烟雨楼地理位置的描述。接着写烟雨楼四周环境,“弱柳新荑清且都”,烟雨楼前,杨柳青青,嫩芽如丝,清新宜人。“弱”和“新”都是修饰词,突出了柳树的柔弱和新发,“清”则是形容空气的清爽。

中间四句,诗人以想象之笔,将烟雨楼周围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烟态依稀如雨态,滮湖消息递西湖。”烟雨楼周围,烟云缭绕,朦胧一片,仿佛是雨中景象,又像雨后景象。“滮湖消息递西湖”,烟雨楼周围,有滮湖的消息,也有西湖的消息,烟雨楼就像是消息的传播中心。这四句诗,既写出了烟雨楼周围的环境,也写出了烟雨楼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最后两句,诗人由景物联想到自己的感受:“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自宜”和“何必”都是疑问语气,意思是说,烟雨楼周围四季都有美景,不需要去模仿渔夫、樵夫、农民、牧人的生活图景。这四句话,既写出了烟雨楼周围的环境,也表达了诗人的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写出了烟雨楼周围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