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矶边系画舟,六年清跸重来游。
素称雨意复烟意,漫数处州还沔州。
诗句全从画间得,云山常在镜中留。
鸳湖依旧谁相识,懒惰无心问野鸥。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描写一幅画来抒发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在官场上的失意之感,以及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恨。首联写自己曾游过此楼,如今重游此地却物是人非;颔联写“烟雨楼”的景色;颈联写画中景物与现实景物相似,云山常在镜中留;尾联写自己已经懒于出游,无心欣赏湖景中的野鸥了。
【答案】
题烟雨楼
杨柳矶边系画舟,六年清跸重来游。
素称雨意复烟意,漫数处州还沔州。
诗句全从画间得,云山常在镜中留。
鸳湖依旧谁相识,懒惰无心问野鸥。
译文:
杨柳矶边系着小船,六年前我来到这里游览。
这里的风景素有“雨趣”和“烟意”,漫数着处州和沔州的山水。
诗句都是画中取得的,云山都在镜子里留下。
依然熟悉的西湖,是谁在那里认识我?懒得去询问那些野鸭。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书画家王冕为“烟雨楼”所撰。王冕以画闻名于世,他的《墨梅图》《白菊图》等作品,被后人称为“神品”。他擅长写墨竹、梅花,尤精墨梅。《烟雨楼记》,据《元史·本传》、《明一统志》载,为明代御史大夫杨孟瑛所作。但现存的《墨梅图》《烟雨楼记》均为元代人所作,而杨孟瑛却是明代的人物。所以,王冕的《烟雨楼记》应该是元代的作品。
此诗第一句“柳矶边系画舟”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人物。第二句“六年清跸重来游”表明了诗人的心境,“重来游”说明诗人曾经多次来过这个地方。第三句“素称雨意复烟意”点出了柳江的特色,也暗示了“柳江烟雨,自古便是人们喜爱的风景”。“素称”指向来就有的说法或说法一贯如此。第四句“漫数处州还沔州”,是诗人对“烟雨楼”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烟雨美景的赞叹。第五句“诗句全从画间得”,表明了诗人的创作手法,即从画中得到灵感。第六句“云山常在镜中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创作时的心情,即把自然景观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把它们都留在自己的心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七句“鸳湖依旧谁相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在生活的无奈和失望。第八句“懒惰无心问野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过着一种闲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