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
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画堂。
彩燕缤纷先社日,青幡摇曳引韶阳。
莫嫌花事迟追赏,通闰应知春倍长。
【注】 堆秀:指苏州的虎丘山。
锦鬣:指披着锦绣的马鬃。文沼:指苏州的护城河。
彩燕:指春社时归来的燕子。先社:春祭,即“上巳”。
青幡:古代祭祀用的彩色布条。韶阳:指农历二月初一。通闰:古历法规定,闰月在节气之外,闰月的天数要加在节气上,称为“通闰”,意思是春天要延长一些。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苏州虎丘山花朝节景致和习俗的诗。
第一首写景色。“堆秀山前景物芳”,堆秀山上的景色十分美好,是诗人观赏的对象。“更逢晴日霭烟光”,又遇上晴朗天气,阳光和烟雾交织在一起,景色更加迷人。这两句写景细腻生动,色彩鲜明,使人如临其境。
第二首写活动。“负冰锦鬣游文沼”,“负冰”指携带冰块,这里用来比喻游人穿着厚重的衣服。“锦鬣”指披着锦绣的马鬃,这里用来形容骑马的人。“试暖文禽绕画堂”,人们试着把温暖的空气吹到画堂里来,使画堂里的鸟雀也感到温暖。这两句描绘了游人和画堂中鸟儿们欢快地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第三首写风俗。“彩燕缤纷先社日”,“彩燕”指春社时归来的燕子。“缤纷”形容燕子飞翔的美丽景象。“先社日”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日——春社节。“青幡摇曳引韶阳”,青幡(即青色的旗帜)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引领着人们走向春天的尽头。这两句描绘了春社节的习俗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是总结。“莫嫌花事迟追赏,通闰应知春倍长。”不要认为春天来得晚而错过欣赏美景的机会,因为在闰年中,春天会更加长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景色、活动和风俗的描绘,展现了苏州虎丘山花朝节的独特魅力和人们的欢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