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放香珠草茁芽,果然春色最仙家。
恰听松竹胜韶管,适可琴书悦岁华。
蜀纸再临春日帖,越瓯一试雨前茶。
驻年要识无常住,次第花棂旭影斜。
是日因至补桐书屋,
梅放香珠草茁芽,果然春色最仙家。
恰听松竹胜韶管,适可琴书悦岁华。
蜀纸再临春日帖,越瓯一试雨前茶。
驻年要识无常住,次第花棂旭影斜。
注释:
- 是日因至补桐书屋:这是指某一天因为去到了补桐书屋(可能是作者的书房或者读书的地方)。
- 梅放香珠草茁芽:梅花开放,香气如珍珠般浓郁,草也长出了嫩芽。
- 果然春色最仙家:确实春天的景色最美,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
- 恰听松竹胜韶管:恰到好处地聆听松竹的声响,胜过了古代帝王用韶乐吹奏的美妙声音。
- 适可琴书悦岁华:恰好能够弹奏琴曲、阅读书籍,让岁月变得更加美好。
- 蜀纸再临春日帖:使用蜀地出产的纸张再次书写春天的日期。
- 越瓯一试雨前茶:尝试用越地出产的瓯茶杯中的雨前的春茶。
- 驻年要识无常住,次第花棂旭影斜:知道时间的流逝是不可停留的,就像太阳斜斜地照在花棂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是日因至补桐书屋”描绘了作者前往补桐书屋的情景,可能是为了寻找灵感或是为了享受宁静的读书环境。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通过对梅花、草芽、松竹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还涉及到了琴棋书画等文化元素,反映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和追求。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