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重来旧路迷,桃花片片水澌澌。
讵知洞口维舟楫,已与人间别町畦。
桑柘阴蒙鸡犬墅,云山春霭钞锣溪。
南阳刘子胡为者,却向丹台问玉梯。
渔父重来旧路迷,桃花片片水澌澌。
讵知洞口维舟楫,已与人间别町畦。
桑柘阴蒙鸡犬墅,云山春霭钞锣溪。
南阳刘子胡为者,却向丹台问玉梯。
【解析】
本诗是清代诗人弘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题赵伯驹桃源图》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赵伯驹《桃源图》中的美景。诗中通过“渔父”和“桃花”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思考。
译文:
渔父重来旧路迷,桃花片片水澌澌。
讵知洞口维舟楫,已与人间别町畦。
桑柘阴蒙鸡犬墅,云山春霭钞锣溪。
南阳刘子胡为者,却向丹台问玉梯。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渔父重来旧路迷,桃花片片水澌澌”描绘了渔父重回旧地时的迷茫感和桃花随风飘落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讵知洞口维舟楫,已与人间别町畦”,表达了一种意外的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远离了原来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的“町畦”指的是农田,意味着渔父已经离开了他熟悉的生活领域。
接下来的诗句“桑柘阴蒙鸡犬墅,云山春霭钞锣溪”,继续描绘了渔父所见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阴蒙”和“春霭”都传达了浓厚的氛围,而“钞锣溪”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反映了渔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南阳刘子胡为者,却向丹台问玉梯”,则是对前文的补充和深化。这里的“南阳刘子”可能是一位高人或者隐士,他的出现为渔父带来了希望和启示。“却向丹台问玉梯”则暗示了渔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将前往更高的地方寻求智慧。这里的“丹台”可能是指仙境或修行之地,而“玉梯”则是通往那里的阶梯。
整首诗通过渔父和桃花的旅程,以及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