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晓辟问安回,凤辇晨游重侍陪。
摇曳晴光看御柳,分明春色遍宫梅。
西山翠映屏风列,太液冰融镜面开。
仰识慈颜多悦豫,熙熙万物乐春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二月十三日恭侍皇太后游瀛台纪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永康晓辟问安回,凤辇晨游重侍陪。
摇曳晴光看御柳,分明春色遍宫梅。
西山翠映屏风列,太液冰融镜面开。
仰识慈颜多悦豫,熙熙万物乐春台。
译文:
永康晓辟问安回,凤辇晨游重侍陪。
注释:
永康晓辟:永康县在今河南洛宁,李商隐曾为该县令,故用“永康”。
辟问安回:询问安好归来。
凤辇:皇帝乘坐的车。
晨游:清晨出游。
重侍陪:再次陪伴。
摇曳晴光看御柳,分明春色遍宫梅。
注释:
摇曳晴光:形容柳树随风摇曳,阳光洒落其上的景象。
御柳:皇帝所乘车辆经过之处的柳树。
分明:清楚明了。
春色: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宫梅:宫中的梅花。
西山翠映屏风列,太液冰融镜面开。
注释:
西山:指京城西边的西山。
翠映:青翠的颜色映衬着。
屏风列:形容山上的树木排列如屏风一般。
太液:即太液池,皇家园林中的湖泊。
冰融:冰块融化。
镜面开:形容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天空和山景。
仰识慈颜多悦豫,熙熙万物乐春台。
注释:
仰识:仰望。
慈颜:慈爱的面容。
悦豫:快乐、满足的样子。
熙熙:兴旺发达的样子,此处指万物欣欣向荣。
乐春台:乐于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为皇太后游瀛台而作,表达了他对皇太后的尊敬和喜悦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特别是最后一句“熙熙万物乐春台”,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